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开放,这个关键词被再次重申。11月5日,进博会志愿者之家举行了一场座谈会,各学校志愿者代表共同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并交流体会。一起来听听,“小叶子”们是怎么说的。
分享“第一视角”中的进博会
作为这场全球盛会的服务者,小叶子们分享了“第一视角”中的进博会。
一年级“小叶子”欧阳钟秀分享了她在实训和巡馆过程中看到的变化:挂着各色展商证件的参展人员为布置展区来回忙碌着,各个展台摆上了来自世界各地玲琅满目的展品,每一位展商都带来了他们引以为傲的产品。在国家会展中心各处的展区地图旁,还有各类丰富的新品发布和论坛研讨活动。“这些都表现了我国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共同利益。”
欧阳钟秀说,开放,是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来,我国已经围绕“开放”做出了许多努力,全面履行入世承诺,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而进博会就是中国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绝佳平台。
来自华东理工的“小叶子”曲洁在地下车库里从事最平凡、最基础的安保工作。她说,虽然去不了展馆,但能参与到我国重要的国家级盛会的服务保障中,为进博会的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由衷地感到自豪。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翁浩文表示,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在这20年里,中国融入了世界,世界也收获了惊喜。中国的加入,为全球带来了具有无限潜力的市场。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中提到,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20年来,中国也正是以自身高水平全方位的开放来拥抱世界,成为“大家的市场”,兑现入世承诺。
“我们必当接好接力棒,接续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发挥自身所学,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在奋斗中绽放青春光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他说道。
岗位变了志愿者精神未变
“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三个‘不会变’,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也想分享我的四个‘不会变’。”张亚雯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一年级“小叶子”,从困境青少年帮扶、花博会“小白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者、上海天文馆志愿者再到一名一年级“小叶子”,她说:“多类志愿服务中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初心担当。”
目前,她担任一级“小叶子”体验官,负责记录志愿者的青春风采,拍摄进博会特色展馆介绍等,记录00后视角下的进博会,展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国风范,展现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讲好中国故事。
陈璐瑀是来自同济大学的二年级“小叶子”,是高校辅助管理岗位的志愿者。今年他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了第四届进博会的开幕式,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很荣幸,能够作为一名志愿者为这样一场国际盛会贡献力量。我觉得志愿服务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想一直做下去。”
“小叶子”是最美的青春名片
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小叶子”金烁表示,观看了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后,深知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发展是世界的永恒主题。“我们90后、00后既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受益者,也是未来中国新时代新征程的建设者。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秋天里,用新时代青年的奉献精神,谱写青春韶华最美丽的华章。”
王洁菲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的硕士研究生,也是一名一年级“小叶子”。就在报名成为进博会志愿者之前,她还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的诞生地”的讲解员。她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和志愿服务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或许我们青年做不成火炬,但可以选择做萤火之光,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邹妍是华东政法大学的三年级“小叶子”。作为一名服务过第一、二届进博会的志愿者,邹妍切实感受到习近平主席每年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的扩大开放举措逐步落地,而这也在改变着她的生活。“作为服务进博的年轻力量,我们更需全身心投入和热情奉献,让‘小叶子’继续成为最美丽的青春名片。在进博会上,面对各国来宾,我们是志愿者,更是中国青年。”
(来源于《青年报》,2021年11月6日,青年报记者陈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