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6日,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缘法厅,连续三场完全由大学师生“素人”出演的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赢得一次次热烈掌声。从延安到上海、从讲台到舞台,从大学校园到黄土高原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华东政法大学近百名师生历时三个多月,以一场话剧向学校创始院长雷经天致敬、向所有坚守法治与正义的人们致敬,祝贺建党百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来自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司法检察系统、浦东新区区委、松江区委、上海部分高校的嘉宾代表,部分学生家长和华东政法大学党委班子、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文伯书院班子成员、新生代表等数百人观看了5日晚的首场演出。10月6日,《雷经天》又连续演出了两场。
原创话剧《雷经天》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的契约故事。多媒体背景展示的舞台空间再现了延安黄土高原风貌和陕甘宁高等边区法院旧貌,随着戏剧情景发展,华政师生、雷经天及革命青年、延安百姓三组对比明显的群像一一呈现,展现出历史质感,抒写出新中国法制史的精神内核。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全场掌声是献给所有法律人的初心。这台话剧是一代代华政人的信仰,是华政人最想表达的话语。演出同学付出百分之百的汗水和用心,收获的是无限可能的未来。
一年来,华政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请文伯书院牵头打造“《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沉浸式课程,于今年夏季学期授课并排练实践,登台亮相,用实战检验教学成果。
该课程引导青年学生立足校史学党史,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深化“三全育人”目标。以打造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为核心设计系列文化活动内容,同时开展雷经天事迹讲解、话剧《雷经天》经典台词朗诵、原创诗朗诵、诗乐《雷经天》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在郭为禄看来,“《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教育”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政课”,将党史、法治史、校史融入其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员经过专业的台词和形体训练,承担了导演、演员、道具师、灯光师等多个角色。通过实地采风感受到雷经天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并在表演实践中培养舞台感,逐渐走近人物内心。通过学习雷经天老院长革命生涯,学员了解到雷经天的法治信仰,以及他在案例审理中关于“情”与“法”的选择,体现了法律人的志气、骨气和精神,从而坚定传承法律人公平正义传统、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的决心。
雷经天饰演者彭举同学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感慨,学校花费巨大心血组织没有舞台经验的学生来完成这样一台话剧,“雷经天院长的理想信念、风骨风尚、伟业伟绩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意义,希望他们能够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在时代大潮中不负青春。”
文伯书院学生丁陈豫说,剧情很吸引人,也是很现实的一个难题——“一边是战友、一边是法律的公正,雷审判长的选择让我看到了法律人应有的模样。”
(来源于人民日报,姜泓冰 李馥华,20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