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媒体合辑】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涉外法治话语研究中心”揭牌

    发稿时间:2021-07-15浏览次数:475


    【中国社会科学报】加强涉外法治话语研究

    http://www.cssn.cn/zx/bwyc/202107/t20210714_5347264.shtml

    【东方网】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涉外法治话语研究中心”揭牌

    https://n.eastday.com/pnews/162531257577017270

    【新民晚报】第十二届“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颁奖典礼暨“面向新时代的法律、语言与翻译:跨学科视角”论坛举行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987259.html

    【看看新闻】视频|全国首家“中国涉外法治话语研究中心”落地华政

    http://www.kankanews.com/a/2021-07-10/0019813289.shtml

    【法治日报】“中国涉外法治话语研究中心”于华东政法大学揭牌

    http://www.yeeworld.com/article/info/aid/13351.html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73日,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面向新时代的法律、语言与翻译:跨学科视角”论坛在上海召开。

    国家话语能力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当下提高涉外法治水平的两大关键课题。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表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升国家话语权,离不开涉外法律语言的运用。我们要以互联网为支撑,利用好跨领域跨学科学术生产机制和优质数据平台资源,进一步发挥专业特长,对标时代需求,做好课题研究,促成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问世。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程乐认为,法律翻译是法律运行机制下的语言转换,受语言体系和法律体系双重制约。我国的法律翻译研究应该具有更广的国际视野和更大的国际格局,以满足我国国际交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翻译研究现已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趋势,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学者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法律翻译研究再上一个台阶。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认为,涉外法治话语研究对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在新时代,亟须依托高水平信息技术、语料库等手段,开展涉外法治话语研究,推进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刻不容缓。应明确涉外法治话语研究工作不仅要研究法治话语的形成、术语来源,还要探讨涉外法治话语对其他法治话语体系的影响。我们要从不同视角出发,创新方法论以应对未来更多的挑战。

    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屈文生认为,“新文科”是人文社会科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外语”具有全新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发展目标是解决外语学科的学科危机,注重学科间协同交叉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参与国际治理的人才。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