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信阳师范学院校长李俊,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文臣,副校长余本海、郑云带领校长办公室、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淮河校区党工委等部门负责人到我校调研书院制改革和建设开展情况。我校副校长周立志、文伯书院党政班子、教师代表参加调研座谈。调研会由文伯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寿新宝主持。
周立志向信阳师范学院李俊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学校基本情况、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介绍了我校开展书院制教育改革的背景初衷和培养模式。他指出,学校将最强势的法律专业作为试点专业进行书院培养,体现了“高起点办书院”的魄力和决心。四年来,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特色入党启蒙教育体系、贯通“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探索法科新生培养规律等实践领域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基本形成了华政特色的书院制教育模式。他期待调研围绕“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命题,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新近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的“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充分交流、积极探讨,共同推动书院制教育发展进步。
李俊对我校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我校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环境氛围感触很深。他详细介绍了信阳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和校风学风建设,结合学校所处鄂豫皖革命老区的人文地理环境,重点阐述了学校建设发展的“红色”革命基因。他表示,学校正处于更名大学和博士点建设的关键时期,拟开展书院制改革是学校党委对标对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走访具有影响力的书院制改革先行院校,深入调研、学习借鉴,科学保障学校书院制教育改革顺利启动和全面开展。
文伯书院院长王晓骊围绕“为什么建书院”“书院制改革的内容”“书院制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文伯书院的建设背景、组织架构、办学理念,着重阐述了书院人才培养模式、“三全育人”特色和“博专融通”的发展目标。寿新宝详细介绍了书院党建工作机制、主要建设平台、开拓创新实践、成果荣誉以及面临的挑战,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入党启蒙教育体系”“全员育人”等书院特色党建工作进行了分享,重点阐释了“卓越法治人才育人共同体”的书院协同育人机制。党总支副书记郑晓雷从理念目标、组织架构、主题形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书院的学生工作理念、体系、特色。
与会老师就书院通识教育体系、导师制工作、大类分流机制、书院团学工作、朋辈教育开展等具体问题展开了充分交流和热烈研讨。
李俊一行还参观走访了文伯书院办学场所和师生艺术教育成果展,对书院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环境育人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文伯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贯彻落实学校“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思路,作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开展书院制教育改革的政法院校,文伯书院的办学模式、实践经验引起了国内相关高校的高度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澳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多次来到文伯书院调研走访,考察交流书院制改革、书院建设发展经验。书院围绕“书院制改革”“通识教育创新”“导师制模式创新”“全员育人”等主题多次开展大型研讨活动,并依托“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亚洲博雅大学联盟”“海峡两岸四地书院制教育论坛”“长三角书院联盟”“立格哲学联盟”等交流平台,积极展示我校书院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最新成果,充分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不断提升我校书院制教育改革和文伯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十四五”期间,书院还将紧扣“通识教育”“法治文化建设”“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五育融合”“养成教育”“朋辈教育”等关键要点,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推动书院制教育改革再上新台阶。
来源|文伯书院 文字|张玉晨 刘滢泉 图片|张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