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外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合力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项目在该中学举行签约仪式。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指出,当前全市教育系统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教育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全面深化上海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战略合作协议》,两校共同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上海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松江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深化。就全区推动“三全育人”示范区建设,两校合力共建大中小思想教育一体化基地,杨长亮提出三点建议:一要高站位扛起使命担当,系统化推动任务落实。二要围绕中心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特色亮点。三要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升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水平。
松江区教育党工委副书记陈洁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松江区充分发挥松江大学城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次“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大中学段”一次新尝试,是一次有意义的、积极的探索。她希望经过不断地探索合作路径,挖掘“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形成品牌,供区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起到品牌辐射效应。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黄岳峥指出,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而在教育工作中,又尤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重要。外院致力于培养德法兼修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她希望以本次共建为契机点,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思想理念的引领下,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开出新的花朵,结出新的果实,开垦出一片新的天地。
上海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校长宋桂华在致辞中指出,当下全体上师附外人正在为创建“聚力国际理解教育,培育中华时代新人”上海市特色高中而努力奋斗。她强调,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一贯注重与高校的合作,尤其是2017年以来得到了华政外院等高校资源的大力支持,凭借与外语学院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建的东风,学校在课程开发、教学研讨和开展实践活动等思政工作方面一定会取得新突破,助力特色高中创建。
仪式上,杨长亮、陈洁、黄岳峥、宋桂华共同为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大学生思政教育实习基地揭牌,王文胜、江红共同签订《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协议》。宋桂华为大学思政教育顾问团颁发聘书,王文胜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导师团颁发聘书,金嫕副校长为中学生生涯小导师颁发聘书。同时双方共同发布《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建方案》。
我校徐家林教授代表大学思政教育顾问团成员发言。他指出当前一线教师明白思政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并且知晓解决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仍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这需要各个学段的思政教师通力合作。徐家林教授建议思政教师要具有体系意识,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话语体系出发,建立各个学段的“体系”来寻找突破口,破解这个难题。
陆金花老师代表大学生思政教育导师团发言。陆老师从学校近期举办的“诵读比赛”谈起,真切体会到了“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魅力和效能,也感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作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导师,陆老师表示能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感到无比的荣光。
中学生生涯小导师、外语学院2030班研究生林哲雯同学作为代表发言。她说十分珍惜到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实践的机会,而且能以过来人的身份与中学生近距离接触,分享成长经验,同时告诉他们一个当代优秀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爱国情怀,感到十分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何益忠、徐家林、杨嵘均等思政专家,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文胜,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副校长金嫕、江红出席仪式。松江区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行政部门负责人、实习生指导教师,外语学院辅导员以及外语学院的部分生涯小导师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学生代表参加。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权主持仪式。
启动即要行动,启动就要带动,外语学院与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中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多出成果、多出标杆,切实为两校乃至全市思政教育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贡献。
来源|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