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我校在长宁校区交谊楼举行“学‘四史’、 忆校史、守初心、颂师德”第二届教师贡献奖颁奖典礼。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副校长陈晶莹、张明军、周立志,第二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贡献奖获奖教师、各部门、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各教工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颁奖典礼。
“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应该‘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郭为禄表示第二届教师贡献奖颁奖典礼以“学四史、忆校史、守初心、颂师德”为主题,把“四史”学习教育和表彰先进很好地结合起来,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内容丰富,让与会者感受到几代华政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心路历程,感受到新时代华政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
“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郭为禄表示要铭记光荣校史,传承华政精神,通过学习校史、铭记校史、传扬校史,了解华政和华政人的光辉岁月和艰苦历程,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使得华政文化、华政精神历久弥新、赓续传承。
要牢记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郭为禄希望全校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法治信仰之心,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育人之心,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奋斗之心。
郭为禄强调要弘扬先进事迹,推进改革创新。要让华政的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华政的教师尽展其才,让一批批“四有”好老师在华政园不断涌现。要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专业教师都要学习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要进一步强化研究的贡献度,进一步研究科研对内的反哺机制,把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共同促进和不断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发挥综合治理效能,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以师生发展为中心,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郭为禄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流政法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弘扬尊师重傅的优良传统。他希望全校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光发热,贡献智慧和力量,不负使命,用新时代精神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叶青宣读关于我校第二届教学贡献奖、科研贡献奖、管理服务贡献奖的表彰决定。校领导为获奖者颁发奖牌。
我校发展历程与共和国法治建设进程息息相关,度过了创设与初建、复校与进步、发展与跨越、创新与追求的四段历史时期,主题活动分享了一批批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育人初心。
1952年11月,我校首届开学典礼举行。刚刚毕业的谭永介第一次踏入了新中国政法学校。他把家安在了教学楼,从此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给了学生,白天上课,晚上答疑、备课、查阅资料。讲述人张巍动情地说:“老师们都特别投入,都在和时间赛跑,‘抢时间’去学习,比谁下班晚,比谁备课内容多。”
讲述人张巍
同年,江邈清成为我校第一批教师,开始从事语文和法律文书的教学研究工作。尽管华政经历了两度撤销,但是两次复校时,他都毅然决然选择了回来,在像他一样的老师们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语文教学回归了正轨。“是华政培养了我,我怎么能不回来?”年逾90的江邈清说,“我对华政充满了感情。”
江邈清
“没有什么事情是小事,也没有什么事情是难事。”韩信昌努力用一生守护华政园的历史。学生刘一霖分享了韩信昌主动创建一套完整的校徽和工作证管理表册和制度。在工作之余,他潜心收集整理每栋楼的历史资料、考证来源出处,《海上梵王渡——圣约翰大学》正式出版,撰写第一本华政《党史大事记》。
讲述人刘一霖(学生)
1979年到世纪之交,我校走过了奠定发展基石的20年,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篇章。视频《甘当星辰数十载,明珠之光耀东方》回顾了徐盼秋、庄咏文、徐轶民、武汉等一位位功勋教授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和心系学生的大爱情怀,他们的无私付出为学校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场还分享了钱英常在节假日和外地同学一起过节,定期去医院看望生病学生,用家里过节的钱给学生添置新衣,给踢球骨折的学生熬汤的故事。一门课程曾经被600多个同学共同打出满分成绩的杜素娟二十年来从未停止对于教学水平的磨练和提升,她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育人工作,一个学期她回复100多封学生的电子来信。伍坚分享了原副校长、经济法学科带头人顾功耘教授注重与学生的学术交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故事。
讲述人孙载京(学生)
讲述人伍坚
沈稚英的故事感动了在座听众。1976年10月,清晨学校图书馆开馆前,她早早守在门口,单薄的布鞋踩过泥泞的土地,留下深深浅浅焦急等待的脚印;夜晚她伴随着书店打烊的声响,捧着新购买的资料,踏着月色余晖结束一天的工作。从未学过法律的沈稚英虚心学习、努力钻研,整理汇编了30万字的法律文书参考资料,收集摘抄了法律教材《法古文》文选资料100多篇、共计11万字,并为《办案要略》作了10万字的注释和今译。复校3年后,我校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料室,陈列着整齐分类、编目制卡的教学参考用书1500余册。
讲述人邹其含(学生)
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勇带头、作表率,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常永平和储桂节分别分享了从2003年松江校区图书馆建成到今年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暖心晒被子、志愿者服务的点点滴滴。
讲述人李琦
讲述人储桂节
陈岱松声情并茂地追忆在研究生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了15年、爱生如子、坚持原则的沈琳月。刘滢泉讲述了“躬耕法治几度秋,师者桃李满天下”的傅鼎生。为确保松江、长宁上课时间无延误,傅鼎生经常“地铁加摩的”“面包就矿泉水”;在媒体法制节目中,他充满烟火气的解析深受民众喜爱,为普法作贡献;即便病重,他仍然牵挂学生,不忘叮嘱民法后辈莫忘治学本心。
讲述人陈岱松
讲述人刘滢泉
詹继续、朱雨薇等师生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谦谦师者温如玉、莘莘学子沐春风”的王迁,“杏坛耕耘十三载、一片丹心育桃李”的金可可,“播种希望、点亮生命”的屈文生,“亦师亦友、育才育心”的高奇琦,“用行动诠释师德、用爱心追逐梦想”的王娟和鲁凤。“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梁爽的一首“感恩的心”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讲述人申家宝(学生)
讲述人詹继续
讲述人王娟
讲述人鲁凤
梁爽
“站稳讲台是老师的本分”,“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口碑”。刘宪权和马寅翔关于“教学科研双肩挑,见贤思齐攀高峰”的对话引发现场阵阵掌声。王静以“青蓝同心齐绽放,师道传承勇担当”讲述外法史学科团队的故事。孙煜华和孙祥飞各自分享了智库建设中的经历和体会。
讲述人马寅翔(左)、刘宪权
讲述人王静
讲述人孙煜华
讲述人孙祥飞
本届获奖者代表巢立明、马得懿、谷向荣发表获奖感言。“登上讲台是一瞬间的事,站稳讲台是一辈子的事情。”巢立明通过感谢、惶恐和经历三个关键词,表达了他将继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上好每堂课的决心。马得懿表示学校对于科研人的包容、厚爱和鞭策让心里暖暖的,他说,“很幸运和华政相遇,让我收获一种幸福感。”谷向荣表示荣誉是一份激励和鞭策,她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微薄的力量在平凡岗位上继续书写亮丽篇章。
巢立明
马得懿
谷向荣
主题活动在青年教师代表方圆、张丽君、梅祥、胡锡的诗朗诵《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落下序幕。
左起:梅祥、方圆、胡锡、张丽君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高云微 摄影|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