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上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我校研究生教育院主办、我校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承办的第六届“经天”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
“经天”法律文书写作大赛是我校法律硕士教育的一项传统赛事,专注于培养和提高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法律文书方面的写作能力。赛事定名“经天”,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制度最主要的奠基人之一、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我校老校长雷经天同志。本届赛事首次面向全国开放。比赛11月3日启动报名以来,共收到全国69所高校的472份报名表,报名选手覆盖全国21个省份。初赛共收到有效答卷378份,经赛事初审专家评审委员会三轮匿名评审,共有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法律硕士培养单位总计位50选手进入决赛,其中包括28名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与22名非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
11月22日决赛开始,参赛选手需根据赛题在3小时内撰写一份民事起诉状和代理词。经过7位专业评审老师严格的评阅,大赛共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当日下午,赛事承办方邀请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孙海峰法官为决赛参赛选手讲授“因何、为何、如何——裁判文书说理的现状与未来”专题讲座。
当晚,第六届“经天”法律文书写作大赛决赛颁奖典礼于交谊楼第三会议室举行。典礼由研究生教育院副院长张勇主持。受疫情影响,决赛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颁奖仪式开始后,研究生教育院党委副书记周莉介绍大赛初赛、决赛参赛单位情况和初赛评审情况。
决赛评审专家、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世喜向选手释明了决赛评审相关情况,并发布“融力天闻卓越奖学金”申报通知。
决赛评审专家、康达(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游炯分析决赛赛题并对优秀文书进行点评。
随后,与会嘉宾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奖。
上海法律专业学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研究生教育院院长洪冬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前不久国家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新时期专业学位发展目标,为专业学位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举办方法律文书大赛就是要提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法律文书具有制作的合法性、形式的程式性、内容的法定性等特征,诉讼文书能够反映诉讼程序的全过程,通过文书比赛,可以考察同学实际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他鼓励各位参赛选手通过比赛,发现短板,加强学习,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研究生教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