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进博会和讲师团于我而言,都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更意味着成长。”薄瑞在给第三届“小叶子”授课时说。作为去年华东政法大学最小的进博会志愿者,今年,薄瑞“再出发”,成为志愿者“二年级生”的同时,也成为新一批“小叶子”的“小讲师”,与进博再续前缘。
志愿服务达人初长成
圆梦进博许下约定
出生于2001年的薄瑞,今年已是一名法律学院法学(民商法方向)专业的大三学生。薄瑞认为,无论是作为进博会志愿者,还是讲师团成员,自己始终没有脱离志愿者这一身份。“就像志协传递的信念那样:奉献是我的主张。作为进博会志愿者,我们是对外交往的门面;作为讲师团成员,我们就是新一届志愿者的引领。”
热衷于志愿服务的博瑞大一就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成为“小叶子”前,参与各项志愿活动也有30余次。2019年,她成功加入“小叶子”大家庭,并担任小组长一职。“闭幕那天,看着灯牌欢送我们的时候,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一切辛苦烟消云散。虽然贡献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于我而言是最难忘的一次经历,那时候就在心里想种下一颗种子:明年,我还要来!”
如期赴约再度起航
志愿者和讲师“双肩挑”
怀揣着自己的心愿如期赴约,薄瑞再次成为“小叶子”。为了让志愿者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薄瑞还加入了校团委组建的“小叶子讲师团”。
她以自己担任翻译机岗位志愿者的亲身经历为主题进行分享,给新一届小叶子们介绍背景知识、场馆情况、岗位工作、形象礼仪、服务用语等,结合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是大家的信任让我把压力化为动力,站上讲台、完成授课,加上之前的服务经历,我相信自己这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据悉,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也能了解到进博会,薄瑞一行人还准备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给远在哀劳山深处的“华东政法大学附属麦地小学”的孩子们讲解进博故事。
(来源于《青年报》,2020年10月28日,A01版,记者刘昕璐,通讯员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