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东方明珠大讲坛”邀请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卢洪洲教授主讲“完善公共卫生立法 维护城市安全”。讲座由副校长张明军教授主持。
卢洪洲教授及其领导的公卫中心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心张永振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世界首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测序并向全球释放供诊断试剂与疫苗的研发;作为上海收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凝心聚力慎终如始,获得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不少师生慕名而来,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讲座期间掌声多次响起,经久不绝。
张明军对卢洪洲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纵观整个抗疫历程,诸如实验室上报、信息公开、传染病传报、舆情监管以及野生动物保护,都需要更为完善和严格的法律法规予以法治保障,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卢洪洲教授指出“传染性疾病一直是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可松懈。通过对“流行病迁移理论”的通俗式讲解,卢教授普及了流行病发展的基本过程,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卢教授介绍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尤其是以上海公卫中心为代表的传染病防控力量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如首次发现并命名H7N9禽流感病毒,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作为专家组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带领首批13位专家,冒着生命危险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作为感染学组7名专家之一,参与钟南山院士领导的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其医院专家对检测试剂及疫苗的研发作出关键贡献。
卢教授结合疫情的应对情况,指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离不开法治这一关键保障,要提升立法的透明性与公开性,打破有关病原体研究垄断,有效建立专家直报制度,推动应急立法以加快新型诊疗产品上市,提高动物源处置的补偿法治化,完善疫苗分类与强制免费接种相关立法措施等。卢洪洲教授表示愿意作为导师为华政公共卫生法学科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期待师生能不辱自己肩负的法治使命,加强法学和公共卫生学的交叉研究,为国家卫生健康法治的完善,以及国际公共卫生话语权的提升,作出法律人特有的贡献。
张明军鼓励在校学生积极投身公共卫生法律事业,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公卫法律体系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公共卫生法硕士团队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