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2020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督导会在校举行

    发稿时间:2020-06-16浏览次数:730

    611日下午,2020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督导会在松江校区明镜楼举行。市纪委监委驻市教卫工作党委纪监组组长张玉清、副组长黄银文,市纪委监委四室一级调研员殷雪琴,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陈雷,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卢梦玲、张璐等来校调研督查。我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副校长周立志,党校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社会协同合作处、研究生教育院、法律学院等部门领导,以及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张玉清介绍了此行背景和目的,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主要体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对于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比较充分就业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高校就业工作是重中之重,要保民生、促就业,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少数民族等群体,实行“一人一策”。现阶段对于防控工作,更要不厌战、不麻痹、不松懈,推进联防联控机制,做好防控疫情常态化和就业统筹协调管理,全面落实“两手抓”。要搭平台、想办法,鼓励这些“后浪”们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先就业再择业,从底薪变中薪变高薪。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路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郭为禄介绍了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思路、就业特点和主要举措,表示目前我校毕业生总体情况同期不差,但形势严峻。在营造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的工作氛围基础上,学校实行了6大举措。



        提高站位,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早部署,学校党政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动员,学校多次召开全校部署动员会议。发布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和督查通知等专门文件并积极推进。学校近年来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多维保障、整合内外资源,落实就业创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持续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行动,大力组织各类毕业生网络招聘活动。搭建就业“云”平台,用好各类线上就业岗位资源。截至67日,学校已通过就业创业服务网、“华政就业”微信公众号、毕业班辅导员工作微信群发布就业信息1800余条。已有105名毕业生通过学校举办的“云”招聘与用人单位签约。学校主要领导带头积极走访各类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和人才服务机构,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主要领导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密集走访政法行业典型用人单位。学校主要领导还联系重庆市律师协会、湖北省律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向中南、西南等非华政传统就业区域推荐毕业生。寻求搭建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合作平台。学生就业中心和各学院也积极开展走访联系工作,向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岗位需求。

        滚动排摸,及时准确把握毕业生就业思想动态。在校领导层面,班子成员分别带队陆续走访调研学校各学院,倾听师生建议,掌握一手信息,了解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各类困难与难点。在职能部门层面,学生就业中心在前期对暂未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建立全口径工作台账的基础上,按照市级层面“一人一策”工作要求,专门创新工作方法,将各类毕业生按色块区分,对有明确意向的毕业生及时跟进,做到“蓝表每日清”;对正在进展中但无明确意向的毕业生抓紧推荐,做到“黄表每周新”;对核心困难群体集中火力引导,做到“红表专门盯”。在学院层面,学院党政班子、专任教师和辅导员一起上阵,时时刻刻与学生保持沟通联系,沟通不断线,服务不断链,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即时就业动态与思想动态。

        精准指导,引导鼓励毕业生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加大就业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通过学工系统就业专题工作会议、毕业班年级负责人会议、学工部下沉学院等多种形式为辅导员开展就业政策解读,依托各类型就业指导群分类开展指导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

        聚焦重点,积极稳妥做好各类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发放就业补助并积极推荐就业。建立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为湖北籍毕业生提供“套餐式”就业服务。

        创新服务,优化更新就业手续办理等具体工作。构建“岗位-毕业生”精准推送机制。运用技术手段,筛选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用人需求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有特别需求的用人单位,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各类“云”服务。疫情背景下,就业手续办理由线下全面转移至线上,学校在线上为毕业生提供网上签约、信息审核、预约咨询等就业服务。稳妥做好毕业生返校和实习安排。此外,学校十分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

        郭为禄介绍了当前面临的工作难点,今年毕业生体量增长、传统就业渠道面临阻碍、学生就业观、工作效果因“距离”打折等。他对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说明,一是在拓展岗位上继续发力。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别不断开拓就业市场资源。二是在毕业生就业心态上继续引导。三是及时转变就业工作模式。大力推进“线上宣讲、线下面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组织分层次、分类别、针对性强的招聘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效果互补。同时,逐步有序恢复线下校园现场招聘活动。

        随后,督导组对教师、辅导员、毕业生等进行个别访谈,核查学校相关材料数据,抽查学院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张玉清代表督导组反馈了督导情况,表达了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印象。学校形成了“人人关心就业,人人支持就业”全员参与模式。几个月前,华政给未归校的学子晒被子,温暖人心,这正是教育者情怀的体现。学校积极行动,早起动、多搭台、常带货,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就业工作。在就业工作方面,学校精准施策,体现了华政的精神和做法。



        他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就业观择业观,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到国际性组织、科研院所、公司企业等实习就业;要对学生个性化差异性要求加强点对点的指导和帮扶,包括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等;要确保将学生健康顺利地送入社会。

        周立志感谢督导组的指导和建议,表示一定会吃透上级精神,原汁原味地将政策传达到每一个学生,用足今年的就业政策红利。学校会继续努力、高度重视,有信心完成就业预期目标,不断推进就业工作。


        会上,与会人员就学生就业工作等进行了交流。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