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忆校史 学“四史” 校史馆捐赠仪式、校史文化协会成立暨校史馆“云展厅”开通仪式举行

    发稿时间:2020-06-14浏览次数:1638

       611日上午,我校“忆校史、学‘四史’”校史馆捐赠仪式、校史文化协会成立暨校史馆“云展厅”开通仪式在校史馆举行。校党委书记郭为禄,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原校党委书记杜志淳,原副校长、功勋教授王立民,功勋教授徐建、朱榄叶,原教务党总支书记、教务处副处长施贵康,校党委常委,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学生代表等参加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主持。

        郭为禄在讲话中强调,要让历史说话。“华政的历史就是华政所有人的历史”,唯有向前辈致敬,学会敬畏历史,学校的前辈、后辈、在校师生才会对华政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充满感情,才能珍惜历史,激发爱校之情。将“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华政”作为使命铭记于心。每一位师生员工应当做好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将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奉献给华政。

      

        郭为禄表示,校史学习研究是开展“四史”教育的“切入点”,要深度挖掘学校校史中蕴含的丰富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红色是华政的底色,学校的校史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华政红”是学校特有的颜色,映衬着“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华政精神。近年来,学校师生为讲好华政故事、讲好红色故事,访谈校友、记录校史,留下了许多华政人与母校共同成长的青春岁月和心路历程,它们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有力见证。

       “四史”教育是校史学习研究的“升华点”,要在校史学习中研究体悟“四史”的痕迹和精髓,将其转化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精神密码。华政的历史发展,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因此,要坚持大历史观,将校史放到“四史”中认识和把握,将“四史”放到18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5000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500多年近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和3000多年人类政治文明探索史中去认识和把握,从历史中解读精神密码、汲取精神力量。

       敬畏历史,才能奋斗当下、开创未来,才能紧握历史的接力棒,砥砺前行、再立新功,才能不负自己、不负国家、不负新时代。老一辈的华政人,饱蘸艰辛为我们创造财富,在点点孤灯、顶顶帐篷中诞生“以师生为先”的理想信念,在自强不息、奋进开拓中凝练“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华政精神。希望年轻人做优秀的“后浪”,带着深深的华政精神烙印,带着“帐篷精神”赋予的坚定信念和不竭动力,不停歇地向前奔跑,常怀敬畏之心、永葆进取之志,才能真正做到不负自己、不负国家、不负新时代。

        五位捐赠人依次上台发言。杜志淳分享了捐赠物品的故事和进校40年来的感受,表示学校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新中国发展,特别是民主法治进程紧密相连。校史教育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更贴切、更有现实感地帮助师生学习“四史”,而忆校史的落脚点在于知校、爱校、荣校、强校,激发师生建设学校的热情。


       王立民分享了三点感受,表示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校史就是华政人史,华政人必须高度重视。当前,校史馆建设与“四史”学习教育紧密相连。校史就是“四史”的缩影和延伸,是从学校层面对“四史”学习教育新的弘扬。


        徐建现场捐赠了建校时期52年前后的党员大会工作证、三张老照片、青少年犯罪研究三代人编撰的书籍和案例,上海儿童工作白玉兰奖杯等,分享了与之相关的68年华政工作经历。他说,作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基地,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建设凝聚了很多人的力量。不论是解放军进驻上海第一宿营地所在的交谊楼,还是孙中山革命演讲的故事,华政在上海革命历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法治教育的发展史中均作出了重要探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青少年犯罪研究是上海改革发展、敢做排头兵的一个缩影,华政是拥有很多优秀历史传承文化的学校,很荣幸在此工作了68年。



        朱榄叶分享了毕业后分配到校的工作经历。她动情地说道,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基本单位,每一个人的历史都是集体的历史,华政的历史就是每一个华政人的历史。作为参与过华政历史的一员,非常高兴将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保管在最善于保管的地方,这是最好的选择。



        施贵康捐赠了当年唯一一本铅印教材等教材书籍。他表示,从这些书籍教材中可以真切看到学科的发展,看到学校的发展。通过校史馆能更加细致地了解前辈老师花费的心血,看到华政的故事和历史。他祝愿校史馆越办越好。



        叶青向捐赠人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学生代表向捐赠人献花。校史顾问老师上台接受聘书。


        应培礼介绍了捐赠情况,截至目前,校史馆共收到捐赠物品117件,包括中共华东政法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工作证、建校及复校初期的油印教材、复校初期的学生获奖纪念册和校徽校标等。这些捐赠物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学校早期的发展历程,于学校而言,意义非凡、价值无限,感谢大家的慷慨馈赠。




        郭为禄和叶青为校史文化协会揭牌。



        档案馆馆长朱敏介绍了校史文化协会概况。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史研究宣讲活动中,由被教育者转化为主动参与者、研究者,积极提升校史育人实效;另一方面,通过策划开展校史文化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华政历史,弘扬华政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会上举行了校史馆“云展厅”开通仪式。进入“云展厅”后,观众可跟随参观路线,自主选择参观地点,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细细品味华政历史。




        校史馆于201711月正式落成开馆,完整呈现了学校从创立、成长到壮大的60多年发展历程。为全方位满足参观者多样化的观展需求,校史馆引入360°VR全景技术,逐一记录、全面呈现校史馆数字化实景,并同步添加了音频、视频、图文等80余个热点导览介绍。参观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随时随地远程参观,获取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即日起,“云展厅”将校史馆从校内“搬”到“云”上,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展览。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可直接扫码参观访问,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足不出户了解华政历史、华政故事,感受华政精神和华政底蕴。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