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上海法制报】金可可:民法典除了管你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还有三层高大上意义

    发稿时间:2020-05-25浏览次数:385

    5月22日上午,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从2015年3月启动编纂民法典开始,历时5年,历史时刻将要到来,中国即将迈入民法典时代!

     此次民法典有什么亮点?做出了哪些突破?如何切身关系到人民生活利益?将如何从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制定有什么特点?它代表着什么?对促进我国法治进步有什么意义?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可可发表了他的看法。

     

    01内容庞大,科学立法

    在我国近二三十年的立法过程中,通过委托专家起草,各个部门参与讨论,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调研,然后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以实现科学立法,这是我国法律修订的过程。

    民法典沿袭了我国法律修订的传统:重大的法规草案都是面对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面还开展许多专家学者座谈会,司法部门、社会各界也都提供了宝贵意见。

    另外,这次民法典的制定上,有一点跟以前不一样,那就是在以前的法律制定过程中,一般起草单位不会特别多,但民法典的编写共委托了五家牵头单位,通过这一点可见民法典涵盖内容的庞大。

     

    02民法典是国力的象征


    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可可


    民法典的制定,不仅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大事,而且还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上海市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可可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但凡一个国家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比较明确,经济上也处于比较平顺的阶段,都会马上着手制定民法典,它也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比方说1804年拿破仑制定法国民法典,德国统一后1896年颁布《德国民法典》,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日本民法典》,均具有很重要的政治宣示意义。

    其次,我们都知道宪法中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有权利必有义务,基本权利的义务人就是国家,即国家要在其立法、司法、外交、行政等各个方面,都努力贯彻对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保护义务。而通过民法典的制订,宪法中的这些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就转化成为民事活动中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民法典恰恰就是国家以其立法活动,履行自己所作的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承诺的一个重要举措。

    最后,民法典是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进步,也是我们依法治国方略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03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

    民法典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回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保护了我们老百姓的民事权益。从物权、合同到婚姻、继承,民法典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完善的法律指南。

    法典和普通的法律不一样,法典的第一个特点是完备性。

    从历史上看,法典的产生是基于自然法的“法典完备性”理想,当人类的理性有能力将一切法条均置于一部法律之中,承载此种理念的法律无所不包,这才能称为法典。民法典意味着民事领域的一切规则,都要纳到民法典里面去。当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这种理念显然过于理想化,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无论如何,民法典的完备性体现在我们民事法律生活的基本规则都包含于其中。

    此外民法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稳定性。

    一般的国家,民法典要修订通常都是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为一个阶段的,修订的程序也比较复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民法典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它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们的法律生活和司法实务。

    民法典约束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制定意义重大,也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来源:《上海法制报》,2020-5-23)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