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发稿时间:2020-05-08浏览次数:1064

        430日上午,我校在长宁校区交谊楼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赵刚印教授受邀作“上海改革开放的精神品质”专题报告,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出席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参加线上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郭为禄主持。



        赵刚印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生动的历史影像和详尽的数据实例,让大家重温了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激情岁月,深刻阐释了上海历任领导和全市党员干部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以及攻坚克难的胆识与睿智,面对时代命题系统显示出的气度风骨、崇高情怀、务实精神、科学风范、宽阔视野等精神品质,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改革创新、不断追求发展新局面的决心和勇气。



        讲座以大家对上海改革开放认知的几个小问题开篇。在播放纪实短片《大潮如歌——上海改革开放历程回顾》后,赵刚印细致讲解了上海在改革开放之前经历的住房、环境、交通等重重困难。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开启了尘封的岁月,既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面临的种种难题,也充分展示了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上海干部群体的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大智大勇等优秀品质和党性品格。朱镕基慷慨激昂的“竞选演说”,江泽民振奋人心的万人干部大会……正是当年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与坚定信念,成就了现在的上海。“九四”专项、浦东开发、交通建设、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一项项重大举措,孕育了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上海干部和上海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充分体现。

        郭为禄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道:“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作为党员、干部和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能帮助我们始终铭记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恪守人民情怀。



        郭为禄对后续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在“深”和“厚”字上下功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兼具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内容,“深”字就是要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同党的理论、党员的初心使命密切结合,在学习中感受和体会前辈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进而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厚”字要同党员的初心使命相结合,从历史中弄清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从内心深处坚定信仰、热爱党和国家、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好地谋改革、推改革、促改革,满腔热情投身改革、参与改革、服务改革,发挥好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二是要在“新”和“实”字上下功夫。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学校来说,我们面临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流政法大学的历史任务,必然需要我们谋划推动一批关系全局、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求我们在新字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通过历史学习,从中学习借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定合适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开创工作新局面;学会如何聚焦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创造开放的工作新局面。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回顾历史,可以清醒地看到我们党、国家、这座城市取得目前的成就不是轻轻松松,而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艰巨努力的成果。改革创新就是要奔着问题去,实而又实、指向清晰,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把学校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具体、实际的项目上、落到切中要害的具体措施上,积极抓推进、抓突破、谋实策、出实招、见实效。全体干部要向前辈学习,敢于攻坚、勇于担当,争当学校改革发展的实干家,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师生活力,营造学校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不断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纵深发展。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