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媒体合辑】华东政法大学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到课互动率超线下课堂

    发稿时间:2020-03-31浏览次数:308


    【人民网】华东政法大学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到课互动率超线下课堂

    http://pic.people.com.cn/n1/2020/0331/c159994-31655970.html

    【光明网】华东政法大学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到课互动率超线下课堂

    http://share.gmw.cn/health/2020-03/31/content_33701455.htm

    【凤凰网】华东政法大学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到课互动率超线下课堂

    https://tech.ifeng.com/c/7vG4ARPNVw2

     

    华东政法大学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到课互动率超线下课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特殊教学方式拉开了全国高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帷幕。华东政法大学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拓宽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探索线上教学新模式,线上课堂的到课率、师生课堂互动指数超过了线下课程。

    “课程思政”融入线上教学

    39日是华东政法大学“云开学”首日,华东政法大学为全体师生送上了精心打造的开学第一课。课程内容干货满满,包括书记郭为禄、校长叶青、邹荣等老师及庄建林医生的6堂课程,涵盖开学教育、传染病防控法律制度体系、提升心理免疫力、基层精细治理、新冠病毒防范等多角度内容,本科生和研究生当日学习访问量达41653次。

    华东政法大学的线上法学类课程结合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问题,让学生理解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其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主讲《中国当代文学》的朱宏伟老师则由抗战时期的文学引出,讲到文学家应先是国民、后是文艺家,并结合当下的抗“疫”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等。

    线上线下学习“实质等效”

    不在教室见面,课程吸引力下降,如果只是把线上教学做成课堂教学的录像化,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如何确保在线学习和线下课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华东政法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花费了不少心思。

    在教学平台上,华东政法大学以超星学习通平台为集结点建立师生联系,但并不限制教师选用慕课平台、腾讯课堂、zoom等其他教学平台,百花齐放。教师们开课前,以老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在近10个平台上开展在线教学任务模拟测试后,再确定最适合课程的教学平台和方式,而且同步做好了方案B和方案C的教学预案。

    在教学模式上,绝大多数课程采取了“授课视频+课件+线上讨论答疑+在线作业”等形式。授课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线上教学更适合更小、更密地传递知识单元,输出节奏也要求更快、更准。45分钟一节课时间太长,老师们把课程都拆成了20分钟一段来授课。担心学生打瞌睡玩手机,主播们各有各的招数来提升课程粘度。

    “双师型”模式覆盖更多学生

    华东政法大学鼓励以教学团队为单位进行线上课程建设,不少课程都采取了“名师领衔主讲+团队成员答疑辅导”的“双师型”模式,实现了更大覆盖,使更多学生听到了名师的授课,更合理配置和利用了优质教师资源;团队其他成员则更多担任学生学习的答疑解惑者和评价者,负责对学生学习状态、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效果的跟进和评价。教学团队同步开展集体云备课,交流分享授课方式、平台操作,彼此之间还互相邀请在线观摩学习,认真探索课程设计,密切交流授课心得,分享经验方式,合理安排课程进度。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的笃定,从凌晨的对话到深夜的沟通,华东政法大学在线上教学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此外,华东政法大学联合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教授加,于35日推出了首届“法学大家公益系列讲座”,华东政法大学“明星教授”刘宪权、王迁及北大、清华、人大、西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校的知名法学家在网上直播授课,大受学生欢迎,通知发布当日推送点击量达到了4万余次。

    据统计,线上教学实行三周来,华东政法大学“学习通”平台上线的本科生课程总资源数已达71349个,题库量2316个,平均每日活跃度155200人次;智慧树平台,开设课程30门次,注册人数9515人,生均每日观看视频约40分钟,实现了线上课堂的到课率、师生课堂互动指数高于线下课程。

    (来源于人民网,20200331日)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