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教职工喜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多项集体个人荣誉

    发稿时间:2020-03-14浏览次数:674

        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传来喜讯,我校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研究生教育院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川副教授、法律学院毛玲玲教授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经济法学院李凌云夫妇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第十二届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称号。


    2019年度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加强学习,丰富精神生活

    部门女职工自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学懂弄通悟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部门女职工全员参加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开展学习。组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四大”会址、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历史陈列馆等活动。


    注重创新,提升业务技能

    学工部(处)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事务性工作繁重,“白加黑,5+2”是工作常态。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部门女职工们也不忘自己的成长与发展,21名女职工中有10名老师承担了形势政策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思维与创业基础、西方文明史概要等5门课程教学任务;2名处级女领导还担任学生导师,每人每年指导10名新生。


    学习典型,传承榜样力量

    部门组织学习时代楷模、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曲建武先进事迹,并邀请他到校作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主题报告;邀请全国模范法官、党的十九大代表周欣与大家座谈交流;举办全国模范法官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热心公益,关注社会发展

        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宣传活动,走进社区开展公益心理讲座;部门在学校开展大型升学指导咨询会;分别于秋季和春季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学生就业互动交流的平台。积极响应号召,倡导师生在校区、学生生活园区开展垃圾分类。

        部门工作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先进集体,教育部“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全国就业工作50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先进集体等,上海市招生工作“华强”奖教金,华东政法大学“三八”红旗集体、优秀党支部。



    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研究生教育院


        研究生教育院与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合署办公,既承担了学校行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职能,又承担了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近1300位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等相关教学机构职能。现有女教职工17名,占全体教工近61%。其中院党委书记、院长皆为女性,女性处级干部占5位班子成员的60%,中青年骨干大部分为女教工。

        在“七个一”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中,研究生教育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党委专题研究制定可操作性的创建计划,建立了巾帼文明岗的创建标准。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不忘初心,学‘习’思想”学习交流会,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举办公文写作处理培训会及公文写作竞赛,进行岗位练兵;院党委先后组织“迎七一、忆初心、话使命”逢五逢十集体政治生日活动和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表彰集体座谈交流等活动,鼓励女性老党员、先进女同志畅谈心得和感悟;在校园内外开展以“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公益活动,并获市教卫党建网首页报道;同时专门开辟一块宣传阵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工作的相关讲话内容、市教卫和学校妇女工作重点以及创建标准和承诺制成展版,置于醒目位置,并在妇女职工中开展评议活动,邀请男同胞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近五年来,研教院获得市级集体荣誉2次、校级集体荣誉9次。2016年获评市教卫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获得市级人个荣誉6人次、校级个人荣誉60多人次。其中女性获荣誉达70%以上。近年来研教院获得两次校三八集体荣誉,多人次获得校级三八红旗手的称号。



    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川副教授

     

        

        将社会性别融入“思政课”教学,贯穿与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是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并作出合理判断。而性别作为个体与生俱来的特征,最具个体化与微观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生理身份、社会身份和自身选择的统一。性别同时也是确立并形成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很多关键的社会关系都是在性别框架下建构并加以制度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性别意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有助于贯穿与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利于达成联合国的全球战略目标。

     


    2019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法律学院毛玲玲教授









        

















        从事高校法学教师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有”“四自”精神,充分体现当代女性的精神风貌。热爱本职岗位,把普通的职业作为事业执着追求。不仅传授法学专业知识,还以积极、乐观,不畏挫折的人生态度感染年青的法学学子,培养年青法学学子树立远大理想,热爱学习,勇于求知、求真。从事教学科研本职工作的同时,以自己所学尽力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法治教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为国家法治事业添砖加瓦。


    上海市教育系统第十二届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经济法学院李凌云夫妇


                妻子:李凌云  丈夫:姚岚秋

        治家格言: 

        从同窗好友到亲密爱人,我们相依相伴二十载。事业上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生活中互敬互爱、理解包容,共同承担起对女儿的教育和长辈的照料。撑起小家的同时,我们不忘帮助大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热心投身慈善事业。感恩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与幸福。余生很长,我们携手走过……

      

        来源|校妇工委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