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解放日报】张阳: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发稿时间:2020-03-03浏览次数:2897

     

    张阳(华东政法大学)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关键在于坚持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相结合。

    确保“内外兼修”

    对外,注重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规治党重大战略的上下衔接,与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有效呼应,与现有法律规范体系的无缝对接。要全面梳理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做好疫情防控法律体系构建的“文献综述”。

    对内,逐步构建以宪法为核心,以刑法、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基本法律为指引,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专门法律为遵循,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为具体依据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同时,要把党内法规作为指导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进一步落实到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各项工作中。

    严防“以偏概全”

    科学性首先表现为规范立法,严格按照程序法定原则开展相关法律的“立、改、废、释”。要妥善处理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性、变动性与疫情防控法律规范体系的稳定性、权威性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可“朝令夕改”。

    科学性还表现为处置得当。在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尤其是疫情重点地区的主体性、主动性,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在事件萌芽的第一时间就要组织力量摸清情况、研判形势、拿出办法,积极向中央和更高级别专家组提供意见、建议。

    科学性更表现为广纳良言。除了重视专业性的决策咨询建议外,还要积极听取相关领域的人士和公众意见。

    尤其要高度重视、及时回应和认真排查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合理质疑、风险隐患,严防“闭门造车”和“以偏概全”。

    坚持“抓小抓早”

    做好相关舆情的引导与管控工作,避免以讹传讹造成恐慌,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理性意识。要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认知水平,让真实、科学的思想占领舆情高地和公众头脑,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强化司法职能。对疫情排查管控中发生的矛盾纠纷,要坚持“能调尽调”“抓小抓早”,及时依法化解疫情防控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对可能出现的散布谣言、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依规严格处置,确保令行禁止和司法公正。

    加强监督保障,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纪问责,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强化政治责任,压实、压细疫情防控部门的主体责任,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于《解放日报》,20200303日,14版)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