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基层党组织带头抓落实、带头献爱心、带头筑防线、带头学先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入党誓言、检验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最完全的准备、最严密的措施、最强烈的担当,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及时落地。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发挥组织优势,强化责任担当
当好主心骨,尽好责任心。构建“党委——支部——党员”疫情防控网络,逐级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制定教学工作预案、学工系统开学工作方案等,确保防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抓好关键点,增强自信心。滚动排摸师生情况,采用问卷到个人和寝室长双重保障方式,确保不遗漏。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网上课程准备、开展抗疫相关学术研究,副院长任勇在党建网上发表文章。
做好宣传员,献出关爱心。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学生抗疫事迹;组织党员和师生向校友基金会、湖北红十字会等机构捐款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并捐赠口罩、防护服和医用手套等。关心关爱留校学生,每人给予500元慰问。
研究生教育院党委:党建引领显风采,担当作为写初心
组织引领,构建防控强网络。以“党建引领、行动有力,全体动员、戮力同心”为原则,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设立防疫三级联动机制。
带头研究,拟定方案优路径。党政班子多次召开线上专题会议,制定近10个工作方案,确保线上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等顺利进行。
率先垂范,吹响红色冲锋号。组织“防控疫情、党员先行”等支部活动,已有9个支部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71名党员参与防控工作。
情系师生,带头捐款抗疫情。辅导员与学生保持联系,建立“一对一”联系责任制,向重点地区学生送去温暖。各支部积极动员党员带头捐款捐物,包括集体和个人捐款、特殊党费。
发布专刊,新媒体平台显身手。通过院官微、党建公众号、网站等,多渠道宣传党员师生先进事迹。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党总支:践行初心使命,全力抗击疫情
戮力同心,践行初心使命。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党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组织各支部开展线上特别主题党日活动,为疫情防控传播正能量。组织师生积极捐款支持防疫工作。还有党员教师撰文为疫情防控、经济恢复等工作献计献策,学生积极投入家乡防疫工作中。
利用互联网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每天通过微信群,通报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师生行程变化及身体状况,即时掌握相关信息建立。建立每周视频例会制度,对疫情工作进行总结、沟通,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研判和布置。通过学院官微,发布“致国金学子的一封信”及“学习指南”等防疫专刊。
科学研究院直属党支部:立足科研抗疫情,守好“疫线”践初心
以科研践初心。携手科研处向全校教师发布科研倡议书,联合科研处和《法律方法》编辑部面向全国征集论文,为依法防疫提供理论支撑。上海市法学会转载科研倡议书,对我校疫情防控法律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
以科研担使命。教师投身到科研抗疫,殚精竭思、埋头笔耕,已有2人为《人权研究》(南大版核心期刊集刊)贡献研究成果。
以科研强党性。将推进科研抗疫融入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围绕“党员的‘疫’线使命”等主题,通过微信群进行研讨。党员交纳特殊党费,带头参与校防疫基金捐款及湖北武汉相关医院口罩募捐等活动,还有党员给学校保安和留校学生送去口罩和消毒酒精。
继续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群策群力,战“疫”有我
组织领导坚实。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防控工作群,及时向教师传达上级和校党委部署要求,鼓励党员带头在家办公,确保各项防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防控要求贯彻。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任务清单》《隔离观察工作方案》,提前做好春季开学预案。
众志成城战“疫”。党员积极行动,交纳特殊党费,并捐款支持学校“抗击新冠肺炎援助基金项目”。还有党员自1月21日至28日连续八天在长宁校区总值班,或带领科室同事加班加点保障夜大教学管理,或把家里库存不多的口罩送给了小区值班门卫。
来源|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