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歌唱祖国 我爱华政 我校师生“快闪”告白祖国喜迎2019级本科新生

    发稿时间:2019-09-20浏览次数:545

    暑气散去,秋意渐浓,今年复校40周年的华政园迎来了一批新的华政人。919日,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2019级本科新生走进了芳草地、红砖墙的华政园,开启了梦想中的大学生活。象征着多彩校园生活的彩旗在校园里迎风飞扬,热情问候2019级“萌新”。




    当天,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闵辉,副校长陈晶莹、周立志,来到现场看望新生和家长,并亲切慰问迎新一线的工作人员。






    青春快闪,歌唱祖国 我爱华政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伴随着清亮的小提琴手演奏,我校文伯书院声乐教师郁华在富田体育馆广场以浑厚的嗓音深情唱响了《歌唱祖国》。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学生和易班师生及文伯书院、传播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等师生形成合唱队伍,一同汇入歌声的海洋。




    郭为禄、叶青、闵辉、陈晶莹、周立志也从绿荫掩映的小径走出,从两侧汇入人群,与师生共同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闪”表演。校领导的加入迅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家挥动着国旗,一齐高歌,唱出了对祖国的使命担当,唱出了对民族未来的畅想希望。欢快而热烈的歌声迅速吸引了大批现场新生和家长一起加入大合唱。







    “芳草地、红砖墙,百年学子拼搏场……”动听的旋律、洪亮的歌声,大家又演唱起华政校歌《明珠之光》,用青春活力的笑脸迎接刚刚踏入校园的新同学,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表达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激情。


    歌声里澎湃着青春的激情,荡漾着爱校爱国的豪情,更洋溢着时代的理想……这场精彩的“快闪”活动由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策划筹办,旨在传递凝聚师生爱国荣校情感,深入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向复校40周年献礼。



    参与学生纷纷表示,“快闪”的活动形式更加贴近青年学生,不仅激发了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也彰显了新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

    准备充分,感受华政温度

    今年,学校继续在松江校区集中设置报到接待点,为新生提供用心、暖心、贴心的一站式服务,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校园。各部门院系悉心设计、通力合作,提前对新生入学报到各项工作进行周密安排。“迎新系统”帮助新生及时全面了解入学信息,完成相关手续,极大简化了报到流程,有效避免了报到当日大排长龙和拥挤的情况。同时,学校通过“华东政法大学”“华政学工”“华政青年”等公众号,陆续推出迎新系列专题,如《2019华政本科新生数据发布!同年入学横跨10个生肖……》《辅导员@2019级新生:荣耀于心 逐梦前行》《云游华政!华小青特制两条路线为您导航~》等。

    现场设立的校区示意图、新生报到流程表、楼宇分布图、医疗点、供水点、电信售卡点、零售店等便利措施,对报到流程、入学手续等进行了详细说明,使新生一目了然。体育馆内设置的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报到新生的数量、生源地、总体报到率、报到环节、专业人数等大数据动态,便于各学院及时掌握新生报到情况。


    学生处、团委、财务处、信息办等部处设立了报到咨询点;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为新生报到提供了有力的后勤支持和安全保障;迎新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热情地为新生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帮助。







    上海是全国率先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新时尚。如何培养习惯养成?怎样才能做实做细?为此,后勤管理处特别在新生寝室发放了《华东政法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手册》,集中说明生活垃圾分类目录,让新生做到垃圾分类心中有数。

    迎新现场还安排了松江区民警坐镇,他们在迎新第一线围绕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非机动车安全手法等对新生进行防诈骗提示,做到防微杜渐。

    服务到位,全面提供所需

    当天,精彩纷呈的迎新创意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

    不论你来自何地,热爱祖国的心永远不变。手举“我爱祖国,我爱华政”“青年强则国强”的志愿者站在“我们都是追梦人”的红色展板前,邀请新生写下对祖国、对华政的祝福心语。新生走到创意展板前签下姓名,与之合影,记录下同华政“亲密接触”的第一天,留下珍贵难忘的瞬间。






    入学教育工作也在新生到来的第一时间展开。报到现场,新生能领取到印有校训和钟楼的书签、《本科生学生手册》等材料,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和各学院的规章制度、培养要求。同时,各院系根据新生需求,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为新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各学院学生组织以复校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元素,精心设计了美观实用的校园生活介绍册、笔记本、扇子、钥匙扣、U盘、环保袋等创意物件。当天迎新摊位上,新生们领取到了学院派发的特色“大礼包”。通过大大小小的物件,帮助每位新生了解学院内涵,熟悉华政文化,融入校园生活。



    文伯书院安排了新生提前参加新生领导力训练营,以老带新、以新迎新,新生协助新生报到工作,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许多学院都制作了KT板,为新生拍照留影,通过影像记录每位新生的入学第一天。

    为了方便新生入学,一大早,身着统一T恤的200多名迎新志愿者分别在地铁9号线大学城站、上海站、上海南站、地铁3号线和4号线宜山路站、虹桥高铁站、松江站、松江南站等6个引导点引导新生。从清晨5点到下午5点返程,志愿者热情而周到地为新生和家长指引方向,确保新生按时注册报到,切实让新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华政学子的风范。迎新现场的志愿者也早早等候在报到区内,为学弟学妹指引路线、搬运行李,积极热情地提供服务。


    德法兼修,抓住关键适应期

    今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复校40周年,华政推出了迎新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实际,整合全校教育资源,协同各导师、学工队伍和朋辈力量,在新生入学之前开展了多渠道、多手段、多方面的新生教育。将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教育理念,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等内容嵌入迎新工作的各个环节。

    暑假期间,不少宣传手册随同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给新生;各学院建立的新生群中,老师和辅导员也会推荐“必读书目”,引导新生在暑假期间就培养自学能力,有效衔接大学学习的新阶段。

    在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学校便借助新时代互联网育人新模式,通过微信通知、网络在线、迎新系统等各种线上渠道与新生取得联系,使他们及时掌握校园生活等各类信息,更引导他们提前了解华政的文化历史、治学传统、校情校貌,掌握各类教育学习资源,实现身份转变,走上大学生涯的崭新轨道。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华政帐篷精神,新生将在开学典礼上接受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学教育。





    迎新不只一天,在整个迎新季中,学校将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放多个角度入手,抓住第一天、第一个月、第一堂课、第一个学年等“第一”个关键点,围绕学习习惯养成、生活自我管理等内容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朋辈辅导和实践体验活动,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帮助新生解锁华政新生活,增强作为华政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播种关爱,完善资助体系

    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一直都是高等教育普及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华政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100%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学校积极贯彻高校资助政策并落实相关工作要求,以“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为主题,制定了2019级新生入学迎新方案,切实帮助每一位2019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在现场可以领到一份资助大礼包,包括价值150元的学校食堂饭券“优食•直通卡”、价值100元的教育超市购物券“便利•直通卡”、价值100元的纪念品商店购物券“纪念•直通卡”和一枚U盘 “悦读•闪存卡”。






    今年在资助政策宣讲区域,优秀的资助宣传大使前来助阵讲解,他们将担任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导生,为新生答疑解惑,还将开展长期的结对帮扶指导。在绿色通道现场设置的系列易拉宝上,展示了这些宣传大使暑期宣讲的照片。新生更生动直观地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资助中心展开的系列活动,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以导生为榜样,树立远大志向,助力成长成才。同时,这些导生从被动接受的受助者到主动鼓舞的宣传者,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持续关注通过“绿色通道”报到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并为其安排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组织内容丰富的勤工助学岗前培训。此外,学校还将通过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措施,推进多元化资助,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结合职业规划和心理辅导,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



    得益于事先充分的准备和科学合理的安排,今年的新生报到始终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各位新生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令人憧憬的大学时光,前路漫漫,岁月悠悠,未来可期。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