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刑事司法学院师生赴公安部国际执法培训(盐城)基地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稿时间:2019-08-26浏览次数:918

    日前,刑事司法学院师生一行20余人赴江苏省盐城市公安部国际执法培训基地开展刑事司法“小学期”实践,进行暑期警营实践活动,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倪铁、侦查学教研室副主任栾时春、团委书记吴海峰及2017级侦查学、治安学、边防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各专业20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活动由盐城市公安局与我校主办,公安部国际执法培训(盐城)基地、盐城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和盐城市各区县公安分局、我校刑事司法学院承办。在教务处和刑事司法学院的精心筹备下,在盐城市相关实务部门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周到安排下,刑事司法实践“小学期”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得以顺利开展。

    盐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巧全会见了刑事司法学院一行,市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健陪同并介绍了相关情况。王巧全对刑事司法学院师生赴盐城开展实践小学期活动表示热烈欢迎,要求相关部门高标准组织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实战相结合,传输现代警务和社会治理的思路理念,展示平安法治建设的实践成果。

    欢迎仪式暨开班动员会议在公安部国际执法培训基地、盐城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行政楼三楼论坛室举行,盐城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健,盐城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组织人事处处长王柱军,盐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葛锦华,盐城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校长张荣兵,盐城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政委沈玉军,盐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科所所长彭明琪,盐城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科员吴超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柱军主持。王健对华政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盐城的整体情况和国际执法培训基地、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基本情况。张荣兵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背景和日程安排,指出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是落实今年1月盐城市公安局和华东政法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中“依托基地优势合作办学,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实训”目标的具体体现,活动分为警校技能训练、区县跟班学习和实训点现场教学三个阶段。倪铁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建议,指出这是刑司学生首次在上海之外开展实践“小学期”,来到外地公安部门进行实践学习,希望学生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遵守警务纪律,探寻侦查规律,虚心向实践经验丰富的民警学习,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此次刑事司法实践小学期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9天的实践活动中,既有警务实战技能训练,又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既有课堂理论教学,又有现场警务教学;既有集中业务学习,又有分组跟班调研。学生在警察训练学校集中进行警械装备使用学习,听取“黄海行动”和“盐城公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刑侦改革的背景和实践”等专题讲座,在分局射击馆体验射击训练;同学们分组前往盐城下辖的大丰、盐都、建湖、滨海等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刑事技术实验室,开展现场教学,听取大案侦破及小案快破经验介绍,前往海盐博物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乔冠华故居、胡乔木故居、新四军纪念馆、大丰农场“知青上山下乡”博物馆、大丰麋鹿保护区、滨海港等场所,接受人文教育和红色教育,前往亭湖分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执法服务中心、警营文化中心、滨海八巨派出所、大丰新丰派出所、开发区新城派出所、上冈交警中队、交警支队卡口大队、陈勤警务室、绿叶邻里警务室、聚龙湖警务服务站、建湖看守所等基层警务单位进行参观学习。部分同学还参与了基层警情处置训练和日常巡逻。





    通过活动,参与同学不仅实地领略了盐城公安先进的警务理念,也深刻体验了现代警务的运行机制,增长了基层警务知识,增强了守法护法意识。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实践活动为起点,勤奋学习,增强本领,为警务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刑事司法学院也将以此次实践“小学期”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突破点,继续在我校与盐城市整体合作战略框架之下,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科研等领域的校局合作,努力把实践“小学期”融入“实验、实训、实践、实务”的“四实”立体化培养机制,探索刑事司法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刑事司法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