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视角·路径·方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长宁校区举行。研讨会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我校主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致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益忠主持开幕式。
郭为禄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人们将马克思主义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并侧重于学科的分类研究。这种研究路径虽然有利于研究的细化深入,但也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的碎片化。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并以此为主题进行专门的学术研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殷华表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发展脉络、研究方法和理论品格的理解把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重要组成部分的贯通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九个方面的重要思想,为贯通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必须关注和把握的重大问题,也必将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形态、科研组织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持续加以关注和主动深化拓展。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阶段作主旨报告和主题发言。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赵庆寺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家林教授、陈代波教授、葛玲教授分别担任各个阶段主持人,杨嵘均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举办于五四运动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是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