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视觉中国”因黑洞照片引发有关作品认定、着作权归属、商业模式是否合法等一系列问题的争议,屡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公众舆论。在各种讨伐声下,法律界人士呼吁,须回归法律层面进行理性探讨。4月19日下午,由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主办的“视觉中国事件中蕴含的法律问题”研讨会在该校松江校区召开,专家学者、版权管理代表、律师、媒体参与研讨。
“黑洞”照片是摄影作品吗?
我国《着作权法》对摄影作品的定义为: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那么,“黑洞”照片属于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吗?
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陈斌寅律师认为,通过捕获数据、算法所得的照片属于“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的作品”,“其他介质”包括本次黑洞照片的形成方法。与此同时,他提出能否依据《着作权法》第四条,将黑洞照片当作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对其进行限制的思考。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丛立先教授认为,这次的黑洞照片是在添加了科学家的想象、协调争议后的结果,并非“唯一结果”,黑洞照片属于摄影作品。
SMG版权资产中心副主任、上海音像资料馆副馆长姚岚秋也持“作品论”。黑洞照片不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反映,经过了长期的演算和推论,并非唯一的表达。他认为黑洞照片不是借助器械感光材料记录,不符合摄影作品的要求,但可能构成图形作品。但不管黑洞照片是何种属性,视觉中国都不是权利人,其做法属于无权代理。
但陈绍玲副教授认为这并非作品,“黑洞照片是基于现有数据和算法得出的唯一结果的表达,并不具有独创性。”独创性是指特定条件下表达特定思想的独创性,在考虑独创性时,应考虑要表达的思想、条件是什么。陈绍玲举例说明独创性表达的关键,“中文翻译成盲文不具有独创性,这是机器都可以完成的过程,没有人类个性化判断和选择的介入。但汉字到英文的过程因其表达不唯一,结果自然不同,因此具有独创性。”
罚款30万的行政处罚是否足够?
4月19日,天津网信办给予视觉中国子公司汉华易美天津罚款30万元的行政处罚。陈斌寅提出,行政处罚是否足够,能否以《刑法》中的侵犯着作权罪追究视觉中国的刑事责任的问题。
丛立先认为视觉中国的行为属于“两头打压”,真正的版权人从中获利极少。如果视觉中国存在大量假冒着作权的行为,着作权法、刑法都可对其规制,它或将承担行政、刑事责任。如果不认为争议图片构成作品,那么可以认定为普通商品,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敲诈勒索罪。
京衡律师事务所骆琼律师认为,视觉中国关于国旗、国徽照片的声明使用了避风港原则,主张该图片由签约摄影师提供的,自己只是审查不严格,即其只是提供空间而非内容的服务者,应有豁免。但她认为视觉中国存在平台服务方和内容提供方的双重身份,并不适用网络服务商的免责条款。“视觉中国宣称开发了鹰眼功能,可以识别图片来源,具备信息管理能力,且作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应该有比较完善的审核机制,然而其放任国旗、国徽此类照片的存在,反映了其主观上是有过错的。”
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郑元健律师认为,如果视觉中国被以虚构的版权起诉,还可能构成虚假诉讼罪。而对于敲诈勒索罪的认定还需看构成要件是否符合,“如果你不赔付我,我就起诉你”并不构成敲诈勒索中的“恐吓”。在行政责任方面,除30万元罚款外,还可能包括暂停相关业务、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如何看待视觉中国的维权模式?
敲诈式维权、极端化营销,妄图垄断图片市场漫天要价,这是视觉中国墙倒众人推的理由之一。不可否认,视觉中国事件的影响是恶劣的。
在现实中,面对海量图片,查明图片来源十分困难,寻求权利人的授权更是难上加难。陈斌寅从现存音着协、音集协反映的问题出发,提出“是否需要一个力量强大的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问题。倘若推行登记制度,此举是对着作权的证明还是授予?这是否与“作品完成自动获权”的着作权基本原则背道而驰?陈斌寅发出疑问。
多数人对视觉中国的运营模式持“类似于着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观点,丛立先说,如今诸多平台都在经营着作权专有许可、代理、转让等业务,但这些业务彼此间存在交叉,用“非法集体管理组织的形式打击市场上的代理活动是不应该的。”
陈绍玲认为视觉中国利用“强保护”的司法观念使得法官以赔偿数额判高为荣,类似于敲诈勒索,是一种畸形的文化。在国外,图片网站上的图片虽可随意下载,但因像素低、明显水印,常常无法使用,这一举措旨在于防止侵权、避免诉讼。但国内权利人并未采取保护措施,作为被侵权人放任自身图片被流通是具有过错的。陈绍玲说“版权保护的前提是诚信经营,畸形模式是不能让其存在的。”
姚岚秋说,“视觉中国”事件亦存在正面价值,“培育了图片的版权市场,启蒙了尊重版权的意识,满足了人们使用图片的需求。”同时,他提出应避免三个错误倾向:认为图片版权保护水平过高;认为视觉中国擅自从事集体管理活动;认为维权式营销应当禁止。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游云庭律师认为,“视觉中国维权和开拓市场都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视觉中国忘却初心。初心是着作权保护,而不仅是创造利润。”
(来源于《上海法治报》,2019年4月23日,A08版,□法治报记者刘海、实习生袁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