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第五届全国司法学论坛在浙江省文成县举办。论坛由我校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法院、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法制专委会协办,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法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政法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近二百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与会专家围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暨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018年初,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对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推广和适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工作意见》强调了试点工作的意义:“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对于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正当权益,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纠纷解决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经历了从不承认破产概念到颁布《企业破产法(试行)(草案)》再到2007年施行《企业破产法》三个阶段,实现了我国破产法从无到有的蜕变。破产法不仅是市场退出机制的有效法律保障,同时也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调节作用。破产法律的任务不仅仅是淘汰效率低、亏损大的企业,还在于利用破产机制,尽可能地挽救企业,恢复企业活力。企业重整程序是完成挽救企业,避免社会动荡的有力工具。
论坛围绕主题,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涉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企业破产、重组制度的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凝聚学界专家的共识,彰显法治领域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论坛分为开幕式、征文颁奖、主旨发言、主题研讨、开放式交流、闭幕式等六个环节进行。
图为会议现场
开幕式在中共浙江省文成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清雨的主持下,由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政府县长章寿禹,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亚农先后进行欢迎致辞。其后,由四位领导致辞。
中共浙江省文成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清雨
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政府县长章寿禹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徐亚农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副主任、副部级专委王秀红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把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列为主题之一,体现了主办方高度的政治意识,敏锐的问题意识,也体现了司法学研究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她认为,要深刻地认识做好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准确地把握涉侨纠纷及其化解工作的特殊性;要不断加强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讨。
最高人民法院副部级专委、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王秀红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张晓松在发言中提到,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正当权益,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提升解决侨胞国际纠纷的能力,这也是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的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破产重整重组制度的研究,以此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原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晓松
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张岩在致辞中提到,中国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建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法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作出新的部署。要发挥好侨联组织以血缘、地缘、亲缘连接四海侨胞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创造性,将法治、德治、自治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的要求,筑牢涉侨纠纷解决的第一道防线,这对于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张岩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法制专委会副主任潘书鸿指出,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升级进行着思考与研讨。本次论坛的议题很有意义,通过召开本次论坛,将会对保护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法制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潘书鸿
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中心筹备负责人杨春钱长宣读了本次论坛的征文获奖名单,主席台领导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
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中心筹备负责人杨春钱
与会领导为获奖作者颁奖
主旨发言阶段由江苏省苏州市警察协会主席、苏州市原副市长张跃进主持,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法院院长朱鹏鸣,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越飞,《现代法学》主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许明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院长鞠海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徐阳光,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司法学研究院院长崔永东先后围绕论坛主题进行发言。与会专家不忘初衷,各抒所怀、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主旨发言阶段主持人江苏省苏州市警察协会主席、苏州市原副市长张跃进
浙江省文成县人民法院院长朱鹏鸣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越飞
《现代法学》主编、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许明月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院长鞠海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徐阳光
崔永东教授在主旨发言中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创新、“文成经验”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他将文成经验概括为六大特点:人道性、自治性、法治性三结合;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结合;自治、德治、法治三结合;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三结合;活法、国法、国际规则三结合;共建、共享、共治三结合。
崔永东还指出,文成经验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文成经验可以上升为浙江经验、中国经验,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解纷模式。另外,该模式将中国的社会治理经验传播到海外,在国际上展现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软实力。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司法学研究院院长崔永东
在主题研讨阶段,安徽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会长、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正厅级巡视员柴学友,原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王运声各主持一个单元的主题研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学者以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的实务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云瑞、葛天博、樊玉成、杨海强、李振勇,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李光春、孙煜华、党东升、李学楠、窦鹏娟、王泽群等研究人员在论坛上进行发言,展现了主办单位雄厚的学术实力。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永杰也在论坛上作了精彩发言。
安徽侦查逻辑办案研究会会长、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原党组成员、正厅级巡视员柴学友
原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王运声
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原主任刘建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原主任刘建主持,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司法学研究院院长崔永东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文成是“小地方、大格局”,文成经验是一种制度创新,向浙江、向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社会治理的经验,凸显了“中国智慧”,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文成县在涉侨纠纷化解领域所提供的方案不仅可以上升为“浙江方案”,还可以上升为“中国方案”,该方案彰显了一种制度设计的“温情”、社会治理的“柔性”,体现了对当事人自治、自主、自由权利的尊重,反映了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
针对企业破产与重组问题,他指出,破产是淘汰落后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举措,但不应简单的“一破了之”。一些深陷经营困境的企业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可以通过“和解”程序再给相关企业一次机会,该企业的管理主体会因此“痛定思痛”,或能发奋有为,使该企业起死回生,如此对债权人、债务人和企业职工来说都是利好,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解”程序不仅是传统“和为贵”理念在破产法领域的体现,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当然,对于那些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当断然予以破产,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另外,要注意严惩破产欺诈行为,以助推社会诚信建设。因此可以说,破产法领域同样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经济伦理,和谐、人道、诚信是其中的重要理念。
“司法学论坛”是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连续主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也是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端智库学术平台,论坛不仅着力于通过提升高端法学智库研究对司法改革的学术引领力,而且为改革的开展提供前瞻性对策支撑,“司法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被诸多媒体进行报道,已经成为我国司法改革领域的一个亮丽品牌。
文| 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