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律师学院:从这里,走向星辰大海

    发稿时间:2018-08-05浏览次数:526

    这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院;

    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院;

    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

    作为国内第一家将律师人才培养纳入大学本科教育体系的机构,我校律师学院成立于2011年,依托“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于2012年组建“卓越律师人才实验班”。时任副校长刘晓红为律师学院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律协党组成员、副会长、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吕红兵,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管委会执行主任乔文骏,国际律师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刘大力为律师学院特聘院长。

    律师学院以学校雄厚的法学教育与培训底蕴,齐全的法学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为根基,以“创新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制,大力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实行学校与律所联合培养机制,积极创新教学机制,探索及引领应用型、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卓越律师培养平台,实现法学教育与律师实务的无缝对接。


    初心:成就每一个携梦而来的灵魂

    律师学院通过面试遴选的方式,选拔有志于从事律师及相关职业的本科生,采用小班化教学。在对每一位同学的面试中,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律师学院?”

        这一问,问的是学子的初心。而同样的问题,律师学院也在一遍遍地追问着自己:“律师学院的初心是什么?”

    在无数次的追问与追寻中,律师学院找到了答案:“让每个有志于律师行业的学生,都能在律师学院得到最为充分的发展,让每个携梦而来的学生不负所望。”

    这是律师学院的初心,也是律师学院的承诺。


    律师学院毕业生与丁绍宽院长合影留念

    为了实现这一诺言,律师学院打造了全方位的学习培养平台,除法学专业必修课以外,设置了“律师执业方向”课程模块,开设律师基本知识、律师基本素养、律师执业技能、律师专业技能等子模块课程;充分吸收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邀请法律实务界知名律师、专家担任实务课程主讲教师或开设专题讲座;尝试对学生进行包括课堂学习、实务训练和律师事务所实训等立体化教学形式,努力培养全面具备律师专业素养,熟练掌握律师执业技能,达到较高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法律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高端律师人才。

    不论是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或者是教学师资等方面,律师学院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今,经过6年探索与实践,律师学院已初步形成本科卓越律师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明确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实务课程体系、师资库建设、实践实训环节,积极开拓了国际化培养路径。

    对于每位学生而言,律师学院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对于律师学院而言,每位学生的选择都是一份信任,律师学院会用百倍的耐心与付出,成就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


    成长:用心浇灌,等待“律术”成荫

    在律师学院,每位学生都会得到飞速的成长。而在每一棵嫩芽成长的过程中,是律师学院在背后默默地用心“浇灌”。

    ·课程资源

    律师学院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普通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通识教育课、律师执业方向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实务课程是律师学院在保障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充分调研法律服务市场需求,针对律师职业特点和执业需求创建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由律师基本素养、基本技能两部分组成。基本素养课程包括:律师学总论、谈判和法庭辩论、客户沟通与市场营销等课程。基本技能课程分为诉讼和非诉两大板块:诉讼部分包括刑事基本诉讼业务、民商事基本诉讼业务、国际仲裁业务、婚姻家事法律实务、劳动法律实务、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合同法律实务;非诉部分包括法律尽职调查、公司法律实务、银行法律实务、证券法律实务等课程。而随着实务课程教学实践的逐步展开,律师学院不断优化实务课程结构,同时兼顾课程的稳定性和时代性。2017年,为配合学校书院制改革,律师学院对实验班实务课程体系做了较大调整,取消了部分对专业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增加了国际商事律师入门等基础实务课程。

    ·师资队伍

    律师学院创造性地采用校内律师学院教师+校外实务课程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师资结构,通识类课程和法学专业类课程主要邀请学校其他学院老师讲授,律师实务课程则邀请校外知名律师讲授。在校内师资的配备上,邀请校内优秀师资,如“学生心目中的最佳教师”或在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的老师,教授相关课程;在校外师资的配备上,律师学院设立特聘教授师资库,由国内外顶级律所合伙人、大型国企法务主管、港澳著名律师、跨国公司高管等近160名实务界专家组成。除吕红兵、乔文骏、刘大力这三位特聘院长,该师资库还包括江宪、鲍培伦、丁伟晓、黄荣楠、欧阳军、管建军、刘维、潘熙、贾明军、翟建等知名律师。

    吕红兵律师为律师学院学子授课

    ·教材资源

    律师学院结合实务课程教学的逐步推进,已启动实务课程教材编写工作,将以现有实务课程为基础,编写一套适合本科阶段学生学习,既囊括当前律师实务前沿,又具有相对完整体系性的律师实务课程教材。截至目前,《婚姻法律实务》教材已经出版(北大出版社),《法律尽职调查》教材已完成初稿即将出版,《律师学概论》《银行法律实务》《劳动法律实务》《知识产权法律实务》《公司并购重组法律实务》《私募与风险投资法律实务》预计2018年完成初稿撰写。

    ·社会资源

    律师学院自成立以来,与国浩、中伦、君合、段和段、联合等众多知名律所,以及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知名大型企业,在师资共享、教学实践、学生实习、实务研究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创新的交流与合作,并设立教学实践基地。除学校奖助学金外,律师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少校友纷纷捐资,设立了宏安奖学金、律业奖助学金、星光奖学金等系列律师学院奖助学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截至2017年底,已累计捐资180余万。

    ·律师云课堂

    在当前“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律师学院积极与社会从事法律服务的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建设“律师云课堂”,邀请律师录制律师实务专题,借助先进网络技术,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将最前沿的律师实务知识传授给学生。“律师云课堂”面向律师学院学子免费开放包括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公司业务、财税、法律英语、房地产、婚姻家事、劳动法、商业刑事、争议解决、青年律师职业技能等百余门课程,实现与面授实务课程的相互配合,未来还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律师实务课程形式。

    “律师云课堂”进入端口

    ·“枫华”“政茂”模拟律师事务所

    律师学院专门成立“枫华”和“政茂”两家学生模拟律师事务所,由学生担任管理合伙人、合伙人、律师和律师助理等,模拟真实的律所开展案件代理与模拟法庭活动。通过与律师实务课老师沟通,将模拟律师事务所嵌入到律师实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上,授课教师组织两家模拟律师事务所进行高仿真性的对抗或辩论,以模拟法庭、模拟仲裁、非讼项目等方式开展教学,甚至可以融入律师代理案件的全流程操作。模拟律师事务所从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太平洋律师杯”“星瀚律师杯”模拟法庭大赛等大型模拟法庭赛事。

    星瀚律师杯模拟法庭大赛现场
     

    集锦:最好的舞台,最美的青春

    律师学院学子不仅仅是在律师学院学习获取知识,他们同样在律师学院收获青春的美好与激扬。

    ·实践活动

    除了与众多知名律所如国浩、中伦、君合、段和段、联合等,以及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知名大型企业设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在课余时间,律师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自贸区法律服务论坛”“陆家嘴法治论坛”“大成(上海)刑事论坛”“博和法律论坛”等活动,旁听特聘教授的庭审活动,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锤炼技巧,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公益活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身为法学生,当有悲天悯人情怀。而作为有志于成为律师的律院学子,身上更当有兼济天下之意。为了将德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律师学院学子运用自身专业法律知识经世济民,“社区普法”与“法律援助”成为律师学院长期坚持的奉献之举。律院学子在法律援助活动中帮助文汇路管理站解决了多起商户纠纷,化干戈为玉帛,不仅提升了自身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体现了华政学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文汇路管理站的高度认可与称赞。而多次的普法活动,诸如“上海戏剧律师学院附属中学普法活动”“长宁虹桥街道普法活动”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有效扩大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律师学院学子黄天成解决文汇路商户纠纷现场

    ·文体活动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律师学院带动全体师生保持对运动的热情。富田体育馆篮球场上,经常能看到律师学院院长丁绍宽老师流畅的三步上篮,看到律师学院学子挥洒热汗的矫健身姿。每年金秋,律师学院都会举办“律正杯”秋季运动会,总能引爆全院师生的运动热情。“男子羽毛球”“女子羽毛球”“男女乒乓球、躲避球”“男子篮球对抗赛”等丰富的比赛形式让每个律院学子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团队配合的默契,体会并肩作战的快乐。每场比赛,每届运动会,都会有无数的难忘时刻值得珍藏,而这份体育精神也贯彻在律师学院的每一天。

    “律正杯”秋季运动会合影

    律师学院还承办了2017年全市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教育引导青年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组建了一支由大学教授、法律实务专家、汉语言专业人士等组成的专家辅导团队,培育种子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我校许紫荻同学获高校组个人二等奖,上海代表队获团体二等奖,这是上海在该项赛事中取得的最佳成绩。

    2017年全市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

    ·党团荣誉

    律师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和团委学生会工作,成立了全校唯一的党、团、学一体化学生工作组织——律师学院学生联合工作委员会,始终坚持围绕学校“育人”大局,围绕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开展各类有益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律师学院学生党支部被评为“华东政法大学2016-2017年度优秀学生党支部”;1168127013731464班级团支部连续四届获评“华东政法大学五四特色团支部”,1373班团支部在2016年全国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创建遴选中被评为“活力团支部”,律师学院团总支相继获评“上海市五四特色团委”“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全国“活力团支部”获奖证书

     

    绽放:心怀梦想,拥抱世界

    律师学院一直将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卓越律师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为了实现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律师学院在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化、实习国际化、求学深造国际化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国际化

    律师学院邀请校内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老师在一些专业理论主干课上进行双语授课;开设法律英语实务课程;每年不定期邀请境外高校法学院教授、实务界专家来校讲学,开设一定主题的英美法课程,近几年来分别邀请美国路易斯-克拉克大学法学院院长Robert Klonoff、法学教授Henry Drummonds、美国圣约翰大学Kathryn Edwards、香港大律师公会大律师等来校讲授《法律英语文书写作》《英美法律概论》等课程。

    ·师资国际化

    律师学院聘任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4名境外律师为学院特聘教授,不定期来校授课或开设讲座;《法律英语》课程一直坚持由有法律实务经验的优秀外教授课;与英国法律大学多次接洽,初步达成师资合作关系,部分课程由英国法律大学派老师来校讲授。

    ·实习国际化

    律师学院已与美国Mayer Brown JSMBlank Rome,英国Mills & ReeveStephenson HarwoodAllen & Overy,爱尔兰McCann FitzGerald,新西兰Bell Gully以及澳大利亚Holding Redlich Firm等八家海外顶级律所就学生实习、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开辟为律师学院的海外实习基地,2015年起每年选派近1/3的大四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海外实习。

    ConstructionLitigation,从CorporateFinance……律院学子在境外多家知名律所的不同部门中,学习感受了不同法域、工作语言、律所文化、组织架构等等差异。学习与工作,机遇与挑战,这些经历都将成为律院学子走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

    12级律院学子在Allen & Overy 香港办公室实习


     

    12级律院学子在爱尔兰McCann FitzGerald实习

     

    13级律院学子在Mayer Brown JSM香港办公室实习

     

    14级律院学子在Mayer Brown JSM香港办公室实习

    ·专项奖助学金助力留学深造

    律师学院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以及出国留学、实践等。如设立“瀛泰·领航奖学金”专门用于资助学生出国留学;设立“星光·律政奖学金”鼓励学生加强英语学习,学生的雅思或托福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即可获得奖励。在已有的四届毕业生中,每年约有1/4的学生选择英、美、法、荷兰等国家著名法学院留学深造,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乔治城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兰克福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莱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未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律师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引导与跟踪制度,对律师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予以持续性关注,助力律院学子选择契合自身的职业并在职业发展上取得成就。

    在已经毕业的学生中,相当比例的同学进入了知名律所工作,如高伟绅、元达、摩根路易斯、金杜、君合、方达、中伦、环球、大成、锦天城、建纬等。从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访问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各方面数据来看,用人单位对律师学院毕业生给予较高评价。许多律所的带教律师认为律师学院毕业生经过校内两年实务课程与实践实训,在实务技能和工作能力上明显优于其他本科应届毕业生,甚至超过了不少研究生,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潜质。2014届毕业生曲薇、吴轶,2015届毕业生蔡艳晨都曾被评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年度优秀律师及员工”。2017年,2014届毕业生邵潇潇获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助理奖”,2015届毕业生田宁宁获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飞跃进步奖”。

    在律师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中,全部毕业生表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自由、自愿选择的;88%的毕业生表示目前从事的工作符合自己的专业兴趣;71%的毕业生表示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大学所学的专业非常匹配、学有所用,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律师学院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性。而律院学子就业后的优秀表现,进一步加强实务界对于律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认可,也成为律师学院卓越律师人才实验班教学成果最生动的说明。

    律师学院同时充分利用华政广泛的国外合作院校资源,为在职律师赴海外进行学历提升、短期交流提供便利。同时通过举办律师论坛、实务研讨会等,增进了律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学院已与哈佛大学商学院合作举办“律所领导力与发展战略——中国课程”,与芝加哥肯特法学院合作举办“LL.M海外课程培训项目”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而在历任领导、教职工,尤其是副校长、律师学院院长唐波,常务副院长丁绍宽,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王永杰,副院长左丽珺的继续努力下,律师学院将精益求精、不懈努力,成为青年学子梦想起飞的平台、职业律师转型发展的基地。

    每一位律院学子都知道,“毕业”不等于“离开”。在身后,律师学院是永远的港湾和后盾;在前方,征途是星辰大海。

    律师学院,永远欢迎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

    来源|律师学院   文字|郑鋆   编辑|熊颖杰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