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上海法治报】孙宏涛等:大数据如何助力车险发展

    发稿时间:2017-09-01浏览次数:275

     

       □孙宏涛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

     余莉莉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目前我国车险保费主要以“从车”、“从用”因素为基础,车险公司在承保时只能采取对不同消费者进行“统一定价”的方式,而这种定价方式最终留下的是更多风险事故发生概率高的“低质客户”。

      虽然“车险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但不可否认,“从人”因素在车险保费的科学合理定价中的重要作用。“车险分”的推出在车险费率渐趋市场化的背景下,将对我国车险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未来的车险保费定价不可避免的将会依赖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作用,对“从人因素”的挖掘和分析也将逐渐发展成为支撑车险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长久以来,我国车险行业都处于盈不抵亏的状态,这和我国车险保费的定价方式不无关系。

      目前我国车险保费主要以“从车”、“从用”因素为基础,对车辆实际使用人的界定还比较单一,车险公司在承保时只能采取对不同消费者进行“统一定价”的方式,而这种定价方式最终留下的是更多风险事故发生概率高的“低质客户”。这就使得车险公司无论降与不降保费都会面临亏损的局面,再加上核保时的风险漏洞,进一步导致了我国车险行业的亏损。

      如何实现“消费者最大利益”与“车险公司健康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是长久以来困扰车险行业的重要命题。

    大数据的创新运用

      今年525日,蚂蚁金服宣布向保险行业开放首个“车险分”,以期通过人工智能与数据建模,海量挖掘“从人”信息,对车主进行风险分析和精准画像,为车险公司针对不同消费者设计更科学合理的保费定价提供数据参考。

      所谓“车险分”,就是根据阿里收集的消费者信息与保险公司积累的车险理赔数据,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对车主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计算,得出300700不等的分数。此外,蚂蚁金服还与保险公司进行数据共创,制作了职业特性、身份特质、信用历史、消费习惯、驾驶习惯、稳定水平等细分的标签。

      “车险分”与阿里“芝麻信用分”都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不同的计分,且分数越高,风险越低。但是与“芝麻信用分”主要为体现消费者征信信用情况的目的不同,“车险分”是基于车辆驾驶者的车辆出险历史、驾驶习惯等方面数据而对该驾驶者的车辆出险概率进行的判断和计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车险公司更准确识别客户风险、更合理定价车险保费、更高效服务消费者提供依据。

      “车险分”目前主要面向车险公司提供,消费者可以授权保险公司在“车险分”查询平台上进行查询。

      “车险分”的推出在我国车险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主要的争议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分析的信息采集来源。“车险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其积累的用户画像数据与车险公司积累的历史理赔数据。这些数据在真正反映车辆实际驾驶人车险事故的发生概率的“从人”因素方面,可能还显得有些单薄。

      (二)数据采集分析的标准。蚂蚁金服并未披露有关“车险分”的计算模型或信息采集标准,虽然“车险分”针对消费者划分了职业特性、身份特质、信用历史、消费习惯、驾驶习惯、稳定水平等六个细分的标签,但目前车险行业对这些标签的实际划分与计算还缺乏一个可参照的标准,这些信息与不同车险事故之间的关联度也尚未有一个标准或权威的数据,这就使得“车险分”对车险公司而言的实际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三)“车险分”与车险各细化险种风险的吻合度。我国的商业车险主要包括主险和附加险,其下又分为多个细化的保险险种,不同细化险种的风险与人的不同行为有关,“车险分”把所有的行为与风险混在一起,很可能不能准确描述风险,甚至可能产生误导,加重车险费率定价的不公平。

      (四)有关“从人”因素的具体实践运用。与国外成熟地区不同,我国的车辆实际驾驶人并不总是与车主一一对应,这就会使得车主的“从人”信息在车辆承保定价时并不具有太大参考意义。

      笔者看来,针对“车险分”的上述争议,与当前我国车险行业的行业发展水平与行业特征有很大的关联。

      虽然自1995年我国实行商业车险费率管理制度以来,我国车辆商业保险费率管理已经经历了四次重要的改革,但这四次车险费率改革都保留了监管部门较大程度的基准费率制定权,而且没有对消费者“从人”因素的确定与纳入进行规定。

      而车险公司也缺乏深入挖掘、分析消费者“从人”因素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车险行业的竞争和创新。

    对车险行业的影响

      虽然“车险分”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但不可否认,“从人”因素在车险保费的科学合理定价中有重要作用。“车险分”的推出在车险费率渐趋市场化的背景下,将对我国车险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对车险公司而言,“车险分”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方面的资源优势,能够通过数据建模对海量“从人”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并对消费者进行车险事故发生概率的精准画像,这将为车险公司自主核保定价提供更多“从人”因素的数据参考,有助于一定程度上解决车险承保时的信息不对称,针对不同消费者设计更科学合理的车险保费定价,增强车险公司在车险保费定价方面的竞争优势。

      (二)对消费者而言,基于其不同的“车险分”风险等级,消费者能够在投保汽车商业保险时,与车险公司进行协商,享受与其风险等级相对应且较为公平合理的车险保费费率。

      另一方面,“车险分”的风险等级评分机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车主改善驾驶行为,促进安全驾驶,降低车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对车险行业而言,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引入“从人”因素,已经逐渐成为车险保费定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车险分”的推出,将会彻底改变我国车险行业传统的保费定价模式,逐渐向与国际接轨的“从人”、“从车”、“从用”相结合的车险保费定价模式过渡,实现车险行业“消费者最大利益”与“保险公司健康可持续经营”之间的平衡。

      随着新一轮“商车费改”的落地和推进,车险保费定价科学化、精细化将逐渐成为车险公司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据,对消费者“从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也将成为车险市场的重要争夺资源。

      “车险分”目前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车险分”为未来车险行业的市场竞争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未来的车险保费定价不可避免的将会依赖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作用,对“从人因素”的挖掘和分析也将逐渐发展成为支撑车险行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来源于《上海法治报》,2017830日)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