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南方都市报】专家解读“中国游客巴黎放无人机被拘:最高可罚近60万”——境外“黑飞”近年多发“不知情”不是免责理由

    发稿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203

      

      

    南都讯见习记者秦楚乔 近日,中国驻法大使馆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公告,提醒赴法的中国公民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公告中称:未得到授权,任何人禁止在巴黎上空放飞无人机。此前,一名中国游客在巴黎因放飞一架装有拍摄设备的无人机而遭到起诉。

      

    “不知情”不是违法借口

    据法国新闻周刊Le Point报道,这名游客放飞的无人机穿过了巴黎圣母院等历史遗迹的上空。据悉,法国的无人机管理法令中规定,未经法国民航局和警方的特别许可放飞无人机的人员,最高将被判处一年监禁。法令中规定的最高罚款金额为7.5万欧元。

    “欧洲受困于恐怖袭击威胁,稍有常识的人都要考虑周全。‘黑飞’即使在国内也是受到很多限制的。”广外国际经济法系系主任陈勇建议称,在国外的中国游客要遵守当地的法律。他表示,“不了解(当地法律)”不是免责的理由。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袁发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其他任何国家的公民,都有义务去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以“不知情”和“不了解”作为违法借口。“不仅是在国外,在国内放飞无人机也应该提前去了解,不能想着先干了再说。”法国民航局早发布管理条理对此,为方便外国游客了解相关的规定,法国民航局于2016年发布了英文版本的无人机(供民用娱乐)管理条例。条例中共有十条规定,包括禁止无人机在人群上空飞行,禁止无人机穿越市区的公共区域,以及禁止在夜间放飞无人机等涉及安全飞行的规定。此外,外国游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条例中明确指出不可随意公开航拍的图片及视频,也不可以将这些影像资料作为商业素材。任何出于商业等特殊目的的无人机拍摄行为,都必须得到法国民航局的授权。

    袁发强认为,作为中国公民,首要的一点是要学法、知法,不做法盲。如果已经被当地警方采取了措施,应当尽快聘请当地的律师,获得法律方面的建议。

      

      

    新闻链接:近几年境外“黑飞”事件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公民因在境外操控无人机而“惹祸上身”的事例不少。

    20164月,一名在日本的中国男学生因在京都御苑(京都市上京区)上空,放飞了一架小型无人机拍摄樱花而遭到了当地警方的讯问。随后,这名中国学生被日本京都府警方以违反航空法为由移送检方。

    2015年,一名大陆游客因操纵无人机失误,导致无人机撞上了台北101大楼,最终失控坠毁。据台湾媒体报道,这名大陆游客在航拍过程中遇到一阵大风,因航拍机失控偏离路线,最终撞上了101大楼的东南侧。事后,台北101大楼表示接受该大陆游客的道歉,不予追究。

    20152月,一名中国游客在新西兰皇后镇某公园操控无人机。据悉,当时有本地人上前提醒称,在日落之后放飞无人机违反了有关条例,但这名中国游客并没有听劝。不久后,这架无人机撞上了附近的Peppers Beacon酒店。这架无人机最终被当地警方收缴。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A13 | 国内,2017825日)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