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7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4名年轻人身穿二战日军军服,乘夜在著名抗日遗址、爱国教育基地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拍照留念。微博一经发出,立即引发热议。对此,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昨天回应:严重愤慨,高度重视,严厉谴责此无耻、亵渎行径,将加强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记者昨天下午同时获悉,目前静安警方已经介入,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法学专家建议,通过立法对此类行为进行惩处,警示社会。
上述爆料网友微博配图显示,4名年轻男子身着侵华日军军服、头戴军帽,在昏黄的灯光下,站在四行仓库门口合影。照片中,四人脸部均被打上了马赛克。
对此,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昨回应称:严重愤慨,高度重视,严厉谴责此无耻、亵渎行径。经初步查看,拍摄地点在四行仓库建筑东部大门处(光复路1号),因现有的监控探头只能监视内部,建筑外部没有安装探头,故无法取得事件发生过程的相关视频。
该馆表示,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纪念馆与百联物业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后续对应、处置措施。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人防,在四行仓库(光复路1号)正门、建筑周边,纪念馆场馆内和晋元广场加强安保力量,增加值班、巡视力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劝阻制止并教育;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技防,针对四行仓库建筑外部现有监控探头设置的状况,与入住业主方积极沟通协调完善技防措施,及时发现及时阻止。
静安警方昨天也表示已经介入,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认为,该事件从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历史教育的严重缺失。有必要从立法层面对这样的行为予以规制、处罚。“建议在刑法中增加相关内容,比如在危害公共秩序罪中,规定具体禁止行为范围,包括服装上、语言上等,构建法律惩戒机制。”叶青说,法律应当发挥引导作用,给这些无视历史、亵渎历史的行为划出边界,形成长效法律机制,以期警示、震慑。
(来源于《上海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2017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