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华政

  • 【中国社会科学报】“制度自信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召开——制度自信源于人民立场

    发稿时间:2017-06-25浏览次数:250


      本报上海622日电(记者李玉查建国)621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的“制度自信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冉认为,人民对制度拥有多大的自信,取决于制度本身的生命力,而制度的生命力又取决于制度满足人民需要的程度。中国共产党赋予制度以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坚持人民立场,把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

      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庆寺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制度成果,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也反映了人类文明制度共同的价值理念。

      赵庆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注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彼此协调,加强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基本策略与有效方法,不但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也为各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认为,面对不同国家的多种社会文化形态,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互鉴,实现人心相通,进而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要深入人心,需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如何对待世界其他制度文明的议题进行理论建构。

    (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李玉、查建国,20170623日)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