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摘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头衔引人关注。其实,第一季冠军也是上海的选手——华东政法大学大四女生殷怡航。这个在首届诗词大会上杀出的“黑马”冠军,场上表现同样精彩。这不仅是个对诗词能够信手拈来的才女,也同样是对法学抱有信念的“侠女”。她的故事,近日又被众人翻出,引来一段佳话。
大二时,殷怡航选修了《唐诗宋词专题课》,也是在这门课上偶然得知了中国诗词大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一路通过笔试、面试,一路冲进了百人团。“就想上台试试看”,带着这样的心态从容应战,与已经守擂4次的擂主李子琳对决,最终以5:3胜出,登上冠军宝座。
殷怡航也说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爱上诗歌的,或许是牙牙学语时妈妈吟诵的美妙韵律,或许是童年开始爸爸常常讲起的典故,或许是家乡那诗歌意境中的田园风光,家庭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着她。并非为了背诵才去了解诗词,相反,诗词仿佛嵌入到了这个家庭之中。令殷怡航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一年级时,好奇“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究竟是什么感觉,妈妈就带着她去乡下姥姥家借了一头黄牛骑了骑。“这样的事真的挺多的,再比如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妈妈就带我去采莲吃莲子。”在华政,除了必修的大学语文,殷怡航还选修了人文学院老师开设的诗词课程,她也常常参加学校的征诗活动。此外,她常去图书馆翻阅文学典籍,用手机上的诗歌应用读新诗、外国诗,会关注文艺公号阅读优美的文字,看到美好的诗句就会去查询全文,记下来背下来。兴致好的时候,她给朋友写诗,或者用诗记录心境。“不过我对诗歌的喜爱谈不上痴狂,应该是一种平平淡淡吧。”她笑着说。
爱诗词、多愁善感不代表就得是“林妹妹”。生活里她开朗活泼,自称“女汉子”,喜欢户外运动,曾经和父母一天骑行80多公里。而选择法学更是她骨子里的侠肝义胆,“考大学的时候爸妈希望我读语言类,可我从高中起就一直向往要做正义的伙伴,想学法学。最后我说服了他们。”本科期间,殷怡航年年拿奖学金,考研也将坚持圆法律梦想。这几天殷怡航正在等待考研结果,她的志愿是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她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一名维护程序正义的法官或检察官。
(来源于《新民晚报》,记者易蓉,2017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