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5月9日消息:2016年5月7日,立格联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华全国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学院等七所高校从事法制新闻理论教学研究的三十余位学者,和东方网、上海法制报和律新社的媒体代表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玉吉教授主持,司法部宣传司副司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秘书长、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志路、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次会议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宣布成立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二是举办立格联盟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七所政法院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共话“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范”。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首先介绍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制新闻专业办学特色、学科发展现状和近年取得的突出成果。叶校长强调,当下,“互联网+”战略正在向纵深处拓展。作为法治教育的践行者、法治理念的传道者、法治规范的捍卫者、法治话语的阐释者,我们面临新的形势、使命和新的发展契机。作为政法类院校,我们有责任秉承为国家“立格”、为教育“立格”的崇高使命,推进法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发展,推进学界和业界资源深度整合,推进兄弟院校间的合作向纵深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的时代命题建言献策。
李志路副司长回顾了华东政法大学对成立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努力,并对主办方的付出和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2016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要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加强法制新闻传播和法制宣传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将互联网传播与法制新闻传播和法制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在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下设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上述研究的最好机制。最后,李志路副司长宣布,经2015年12月17日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第五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同意,成立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从事法制新闻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对法制新闻和法制宣传的研究。
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常务理事,完善了专业委员会机构,明晰了专业委员会职能。
论坛期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法律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夏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兼传媒法研究所副所长刘驰,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法制新闻系副主任郭梅,分别做了题为《互联网+与传播法的未来》、《新闻报道中侵害隐私权之抗辩研究》和《案例教学在新闻传播法课程中的实践和探索》的主题报告。与会嘉宾就法制新闻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本次会议促进了学界、业界对传媒法制研究的深入交流,加强了高校间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沟通互动,推动了法制新闻理论研究指导实践的进一步深化,为“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规范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来源于《东方网》2016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