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曹文泽书记拜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发稿时间:2016-03-23浏览次数:194

    318下午,校党委书记曹文泽在北京拜访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

    周强听取了曹文泽对学校情况的介绍,对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确、顺应时代要求,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上海的优势也是学校的优势,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其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学校的发展定位,他表示赞同,希望学校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植根于法治实践,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实现学校更大发展。

    周强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支持学校发挥优势,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希望学校建好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为自贸区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前沿领域的重大问题攻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努力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法学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希望学校教育、引导师生切实增强“三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研究特长,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立足中国实际,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周强回忆了研究生毕业时来到学校的情形,表示对于法学学子来说,华政始终是充满吸引力的地方。他向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问好,祝福广大师生员工在华政的美丽校园中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人生幸福。

    曹文泽向周强汇报了学校近期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和“两基地、两中心、一平台”建设思路。他说,学校将强化教学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理念,推进实施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管理体制改革和校园建设为两翼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对于人才培养,他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才是基础,政法大学理应承担起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法治人才的重任。一直以来,学校一方面坚持补齐短板,做强做大法学学科,做到“人有我优”;另一方面注重交叉和融合,建设好与法学相关的学科,发挥特色,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人才。周强院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从严管理队伍,按“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这也是对高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无论是从学科特点、还是从培养目标来看,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都要立足于理论联系实践,发挥法治实践部门与高校的协同效能。上海市领导明确要求学校主动加强与中央部委的合作与交流,争取以共建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契机。最高人民法院与学校有着很深的渊源,1979年学校恢复招生,就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这些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在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学校大力支持,非常希望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曹文泽表示,周强院长的要求非常明确,深受鼓舞。回去之后,一定及时向班子其他成员传达周院长的指示和要求,向师生转达周院长的关心和问候。同时,抓紧做好对接工作,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使双方的合作取得实效。

    曹文泽邀请周强在适当时候到校指导工作。周强表示,相信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华政一定更加富有特色,建设得更加美丽,有机会一定会去华政,看望老师和同学们。(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