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曹文泽书记拜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

    发稿时间:2016-03-21浏览次数:1898

    为拓展合作办学领域,3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曹文泽在北京拜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

    曹文泽向李适时汇报了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他说,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一直是学校坚持的办学理念。去年下半年以来,学校领导先后拜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等中央部委的领导,上海市分管领导也到学校作了调研。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进一步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两基地、两中心、一平台”为具象化指标,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多年来,学校教师不仅积极参与国家、地方立法,为提高立法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还通过普法、宣讲等形式,为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随着修订后《立法法》的颁布实施,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和落实,而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则对立法工作队伍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学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落实立法参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任务,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得到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支持和帮助,使学校在服务于科学立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李适时愉快地回顾了2009年到校参加中国国际法学会年会的情形,表示学校古朴典雅的建筑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强调,修改后的《立法法》的一大亮点是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法律赋予了权限,地方如何落实到位,如何做到立法能力与立法工作相适应,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当前,立法人才紧缺,学校作为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勇于担当,利用法学理论丰富、学科体系健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大力加强立法学科建设和高层次立法人才培养,全方位为立法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他指出,海纳百川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就立法工作而言,上海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全国人大法工委在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也是学校所在的区域。希望学校借助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体制改革实践,在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发挥好高校独特的作用。

    曹文泽表示,学校将学习兄弟院校经验,整合资源,完善立法人才培养体系;主动对接人大和政府,加强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为完善我国立法体系,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提供学理和人才支撑。

    曹文泽邀请李适时到校指导工作,李适时欣然接受并表示将在适当时候到校与师生交流。(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