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法学翻译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稿时间:2016-01-28浏览次数:999

    1月20日,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研究会成立大会法学翻实务会在我校长宁校区行。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施基雄,我校原何勤教授、副校晓红教授,上海市外文学会会国教授、上海科技翻学会原会教授、复旦大学外国言文学学院院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学院院胡开宝教授、同大学外国学院院长马秋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外学院院袁筱一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国交流学院院欧阳美和教授,我校华东政法大学学》主李秀清教授、研究生教育院院长杨忠孝教授、学院院余素青教授、法律学院副院金可可教授、外学院副院屈文生教授等家学者参加会


    成立暨揭牌仪式由金可可主持。屈文生代表筹备组简要地汇报了法学翻译研究会的前期筹备情况。程维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宣读了《关于同意设立法学翻译研究会及理事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的批复》。经首届法学翻译研究会理事会推举,何勤华当选名誉会长,屈文生当选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丁文联、同济大学法学院高旭军、我校法律学院副院长金可可、上海政法学院欧阳美和、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所长助理申海平、我校外语学院院长余素青、上海三联书店编审王笑红、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朱丹当选研究会副会长。我校外语学院夏天和李明倩分别当选学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秘书处设于我校外语学院。欧阳美和对当选的研究会首届理事会表示祝贺,并依次宣读了拟任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名单。随后,施基雄和刘晓红为法学翻译研究会揭牌。




        屈文生表示非常荣幸当选会长一职,感谢诸多法律翻译人才今天齐聚一堂,今后将团结研究会成员共同发展,为大家服务。何勤华感谢上海市法学会和各单位多年来对华东政法大学的支持,希望研究会能够扬长补短,促进法学翻译的研究和交流,不辜负各位的信任与期望。刘晓红认为研究会的成立为法学翻译学科的发展输送了新鲜的血液。施基雄对研究会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牢牢把握研究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法制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二是要注重学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及时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学术支持;三是确保研究会的规范性,加强中青年法学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余素青主持了研讨会阶段。叶兴国和左飚先后致辞。叶兴国指出国际社会迫切希望了解中国,法学翻译对于中国走出去尤为关键,并建议研究会创办自己的刊物,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左飚指出大量的双语合同、跨国法律事务咨询、国际贸易争端解决都需要地道、严谨、精准、优质的翻译,法学翻译研究会的成立恰逢其时。


    与会代表还围绕法学翻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法学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法学翻译研究会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曲卫国和马秋武均强调了法学和外语学科结合的重要性,对研究会未来的成果充满期待。袁筱一认为研究会的成立正是国家战略与法律翻译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的体现,华政外语学院在这一领域走在前列。余素青倡议在法律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上加强各方合作,使法律翻译事半功倍。沈骑教授发言提出外语人才培养应以战略为导向,法学翻译研究会为此提供了新思路。高旭军教授建议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将经典法学著作、教材译成外文,促进中国法学“走出去”。于霄副研究员结合统计数据对英美法教育研究与法学翻译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上海海事法院徐玮法官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法学翻译的三点要求:懂专业领域知识;懂相关法律规定;懂受众语言习惯。王颖结合自己二十年律师实务经验向在座诸位介绍了法学翻译在实践中的角色和发展。杨波副教授认为国家各类大型项目中法律翻译的作用非常重要,建议依托英语法学翻译的经验来推动小语种法学翻译的发展。研讨会结束后,李秀清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研究会的成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强调注重法学翻译的主体性、政治性和时代性,期待研究会能够得到法学界和外语学界的大力支持。

    上海市法学会法学翻译研究会首届理事会成员来自上海各大高校、政府机关、实务部门以及出版机构,包括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编辑中心等。(外语学院)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