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法学院“经世英才”导师聘任仪式在松江校区经济法学院―博和汉商“一站式”学生社区发展中心举行。

我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曲玉梁以“感动、感谢、感念”为主线讲话。他表示,经济法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特色鲜明,“经世英才”项目作为学院将教育融入日常、贴近学生需求的生动实践,令人深受感动。曲玉梁简要介绍了校级“英才计划”四年来的运行状况,强调“感念”所承载的期望,希望同学们在扎实学业的基础上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锤炼综合能力,成长为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筑精神家园,在时代进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统一。
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朱敏在致辞中表示,学院党委深刻认识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大意义,注重将其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以贴近学生身边、贴近专业特色的方式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注重凝聚“多方协同、育人润心”合力,在服务社会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共同绘就民族同心的新答卷。
曲玉梁为七名来自校内外的“经世英才”导师颁发聘书,多名民族学员佩戴特色民族头饰,展现多彩风华,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乃菲沙・尼合买提代表导师发言。她结合个人求学和从业经历分享感悟,希望学校的少数民族学员能够积极交流、共同进步。杨本松雪作为校级“英才计划”参与者,期待校院两级学员能在积极互动中实现共同成长。
民族学生吐马热斯・衣明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谈到了初入华政时的“适应焦虑”,并感谢学校与学院为其融入提供关爱和帮助,表示一定会以“经世英才”项目为平台,努力成长成才。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布置一新的“统战角”和民族风情展示区。“经世英才”项目是经济法学院“一学院一品牌”统战特色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探索协同育人、协同育人新路径,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创新培养机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保障。
校党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杨本松雪,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室主持人艾合拜尔・图迪,经济法学院党委委员、副教授欧阳天健,党委委员、组织员李秦,副教授张馨予,组织员陈卉出席本次活动。
来 源 | 经济法学院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