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深入助力大学生实习就业,9月26日,学校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区助理”项目总结会在明镜楼召开。松江区民宗办副主任李博、泗泾镇党委委员唐震东、松江区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祝筱,我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曲玉梁,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玉明、老师代表、学生代表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周莉主持。
暑期大学生“社区助理”实践项目,入选松江区委地校民族团结进步共建项目,由党委统战部组织社会发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与松江区泗泾镇党委合作开展,今年共选拔20名优秀学生暑期赴泗泾镇政府部门、图书馆、16个社区居委会参与基层服务管理工作。
曲玉梁强调,大学生“社区助理”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是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项目推动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使其在实践中直观认知治理的复杂性,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要求,并在服务群众中增进对基层实际了解,深化对党的工作理念的理解。另一方面,社区助理的实践模式高度契合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指引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服务超大城市社会治理领域人才培养的生动体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服务情怀。同时,项目始终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在实践中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为培养具备领导力的各民族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
高玉明结合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属性指出,了解、理解并服务于基层,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治理人才至关重要。近五年来开展的实践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社区助理作为居民与社区管理机构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在基层治理中融入高校学子的独特视角、并通过专业化的项目调研促进社区工作品质提升。他表示同学们需要重视基层实践锻炼,善于学习基层优秀案例,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知识成果,不仅服务基层,更要立志扎根基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成长成才。
唐震东回顾了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的发展历程,对参与本次实践项目的同学予以肯定,他表示本年度的实践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地校共建、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学们在面对“12345热线”考核压力及老旧社区修缮等复杂问题时,发挥独特优势,为基层工作注入新活力。他希望未来以赋能基层为抓手,加强双向联动、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地校和谐发展,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活力。
李博高度肯定了本次项目成果,表示我校统战部与泗泾镇共同开展的大学生社区助理项目作为地校共建的标杆项目,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通过融入基层、深入社区,有利于凝聚民族团结共识,加强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增强地校优势互补,把理论赋值实践基层;有利于创新平台载体,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他表示,“地校共建”是推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希望双方未来能深化合作,为全区民族与统战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总结了实践项目开展情况,依托实践项目开展的课题进行交流发言,并为优秀学生代表和优秀实践课题颁发证书。泗泾镇与学院领导进行了交流发言,就继续深入推进教育与实践项目内容进行研讨。
来 源 | 统战部
编 辑 | 申建华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