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我校于5月19日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建设启动会。校党委副书记韩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原主任莫负春、实务专家代表、教学团队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谋划商议课程改革路径,聚力打造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法学教育标杆课程。会议由副校长洪冬英主持。
韩强在部署工作中强调,课程建设要紧扣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的指导精神,以巡视整改为契机,立足学校”双高综改”试点优势,系统性推进课程教学提质增效。他指出,需从提升思想站位、重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四方面着手,贯通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各项思想的理论脉络,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师资团队,推行以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为核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构建“概论引领、专论深化、个论拓展”的三级课程闭环,切实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莫负春提出,课程应增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上海实践”等特色模块,通过城市治理、司法改革等本土典型案例解析,强化思想理论的实践印证,推动课堂从“知识灌输”向“价值塑造”升级。
洪冬英聚焦课程建设瓶颈,明确未来将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即课程建设团队要加强案例与问题导向的教学互动与实践,要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质效,要搭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师资培育协同机制,要推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和持续性的跟踪、反馈与优化,要构筑资源丰富的政策支持和长效保障机制。
杜素娟与伍坚分别汇报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该课程的开设现状,介绍了未来课程教学与团队建设方案、排课建议、任务清单和参考资料。课程组成员就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团队内部分工及组织架构展开商议,并就团队人数和师资配比、学期分布和课时安排、章节分配和内容优化、顶层统筹和考核评价、案例运用和资源共享以及课程的宣传推广等教学实施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
此次启动会是我校《概论》课程建设提质升级的重要节点,标志着课程建设迈入“系统集成、协同创新”的深化期。学校将以“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师资协同培育、长效保障支撑”四轮驱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概论》课程的思想引领力、学术穿透力和实践感染力,为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独具我校特色的改革范本。
来 源 | 教务处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