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六届“近在‘职’尺”长三角法律职业能力面试大赛总决赛在我校松江校区明镜楼尚法厅举行。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陆胤,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学校工作部部长葛银锋,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虞潇浩,上海市律师协会长三角律师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吴家寅,上海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君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潘雄,校团委书记张晶星、副书记刘亮以及18名评委、18名选手和100余名观众出席总决赛开幕式。
虞潇浩致开幕辞,希望大赛能通过“以赛促学、以赛育能”的创新机制,进一步深化三大功能:以行业需求为“标靶”,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期待行业前辈的“真问题”成为学生的“活教材”,让律所的“用人标准”成为高校的“育人标尺”;以行业传承为“纽带”,形成就业帮扶合力,期待与更多法律行业开展合作,从课堂“单向指导”到“生态共建”,形成“同呼吸、共进退”的法治人才共同体;以行业使命为“灯塔”,照亮法治人才成长之路,期待以面试大赛为平台,点燃学生职业理想、塑造法治信仰的“精神高地”。
陆胤指出,在涉外法治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双重战略机遇期,新时代法学学子应当把握历史性发展契机:聚焦涉外法治,着力构建多语种服务能力与跨境争议解决专业优势;主动拥抱法律科技革命浪潮,将法学专业素养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深度融合,锻造适应智慧律所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中勇担时代使命,书写青春华章。
三大赛道竞争激烈,18名决赛选手在模拟法庭辩论、法律案件分析报告、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以扎实的法学功底、严谨的逻辑思辨和机敏的现场应变,赢得评委的高度认可与观众的热烈掌声。
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比拼,苏州大学吴楚慧、华东理工大学叶子安、我校成沁蓉分别荣获三个赛道的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赵杰、华东理工大学王裕粟、刘永亮获得二等奖;我校王蓉蓉、南京师范大学李萧晨、同济大学徐海燊获得三等奖。
闭幕式上,上海德禾翰通律所高级合伙人、刑事案件研究院副院长王冠、上海市律师协会长三角律师业一体化委员会副主任、上海邦信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家寅、上海黄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刘璨分别代表诉讼律师赛道、非诉律师赛道和公司法务赛道评委对选手表现作总体点评,并对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提出建议。总决赛还特别设置实习就业意向交流环节,比赛选手和现场观众与评委在赛后开展深入交流,10位同学与评委所在单位达成初步实习就业意向。
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我校及上海市律师协会指导,由徐汇区司法局特别支持,上海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律师协会长三角律师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我校学生处及共青团华东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历时一个多月,吸引了长三角地区近30所高校近150名法学生报名,20余家律所企业、30余位行业精英的支持。
作为大赛主办方,校团委紧扣全国两会关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的部署要求,持续落细落实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方案,精心策划推出“近在‘职’尺” 长三角法律职业能力面试大赛、“职”达车参访、“毕业季・职为你”松江-华政青年人才服务日暨首届“法治青松谈”青年沙龙等系列品牌活动。通过搭建多元服务场景,充分彰显共青团引领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能定位,以系统化思维探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创新路径与实践平台,推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向精准化、实效化方向不断完善,为青年学子就业创业注入共青团力量。
来 源 | 团委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