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我校举办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暨行政复议法学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稿时间:2025-05-28浏览次数:33

    四月中旬,由我校主办的“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暨行政复议法学人才培养研讨会”在长宁校区交谊楼二楼基石厅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教育部及全国多地司法行政系统的领导、实务专家及高校专家学者八十余人,共同探讨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行政复议法学人才的培养路径。

    叶青校长在致辞中指出,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行政争议化解的主渠道,在保障公民权益、规范行政权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的深入推进,构建行政复议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加强行政复议学科建设,为法治政府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为行政复议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势在必行。

    司法部行政复议与应诉局局长徐运凯指出,行政复议作为维护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制度,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一年以来,行政复议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他强调,随着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持续深化,亟需构建科学、系统、可操作的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对行政复议工作的导航、检测、助推作用。同时,要加强行政复议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复议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实施人才强基工程,助力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质效,推动新时代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围绕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行政复议法学人才培养两大核心议题展开。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行政复议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曹鎏教授主持了关于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讨论。司法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拟稿)》的基本内容和设计考虑。该指标体系包含12个目标性指标及43个评价性指标,旨在全面反映行政复议工作的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一处处长母光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一级高级法官刘涛,教育部政法司副司长翟刚学,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董海峰,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兰青,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强,云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胡江天等领导及来自各地司法系统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指标体系的定位、功能、逻辑性以及实操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指标体系应定位为工作指引而非简单考核,应注重结果性指标而非过程性指标,并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实际需求。

    我校沈福俊教授主持行政复议法学人才培养环节。法律学院练育强教授介绍了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点下设置行政复议研究方向的初步思考。凌维慈教授、曹鎏教授、王周户教授、章剑生教授、朱芒教授、余凌云教授、沈开举教授等专家就行政复议法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随着《行政复议法》的实施和行政复议制度的改革深化,对专业化、职业化的行政复议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高校应积极响应这一需求,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编写专业教材、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为行政复议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副校长洪冬英总结发言高度评价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和丰硕成果,并表示学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行政复议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为行政复议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 源 | 学校办公室

    编 辑 | 罗林哈    责 编 | 曹 婧


    最新导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