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政要闻

  •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赴我校调研服务外包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发稿时间:2025-05-21浏览次数:14

    为深化新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探索服务外包模式优化路径,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潘卫率调研组一行4人赴我校松江校区,围绕图书馆服务外包机制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经验开展专题调研。我校图书馆馆长朱俊、人事处副处长尹天松、图书馆副馆长吴高升及相关业务负责人参与调研。座谈会由图书馆副馆长吴志鸿主持。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效能提升需求日益迫切,服务外包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突破管理瓶颈的关键抓手。吴高升以详实数据为依托,系统介绍了我校服务外包实践成果:从外包经费来源、人员配置标准、外包单位筛选机制、薪酬体系设计,全面呈现了一套可复制的规范化管理流程。

    针对服务外包合规性难题,我校图书馆创新建立“双线监管+第三方审计”模式,通过合同约束、服务质量考核及外包单位信用档案管理,有效规避用工风险。尹天松立足学校多元用工机制改革实践,深入剖析了服务外包、劳务派遣、人事派遣与合同制用工的差异化定位,强调“分类管理、动态优化”对图书馆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意义。他提出,高校图书馆需打破传统编制限制,通过灵活用工实现“核心业务自主化、辅助服务社会化”,这一观点引发调研组高度共鸣。

    朱俊回溯了我校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通过经费精细化管理、馆员队伍结构优化,显著提升了读者服务效能。双方还就职称评定机制差异化、外包与在编人员待遇平衡等共性难题展开深度研讨,共探改革突破口。

    面对新时代读者对图书馆空间、资源与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两校围绕“智慧服务升级”与“用户体验优化”交换创新思路,并就跨校区资源协同、数据驱动决策等议题展开探讨。朱俊提出,服务外包不仅是人力补充手段,更应成为专业化服务延伸的载体,例如通过外包团队承担基础流通服务,释放馆员精力深耕学科咨询等高附加值领域。

    潘卫表示,此次调研直击高校图书馆服务外包机制建设与人事改革深化的迫切需求,我校图书馆的创新经验为为交大图书馆推进同类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尹天松强调,人事处将强化与图书馆的协同联动,以用工机制改革为抓手,助力构建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生态。

    此次调研标志着两校图书馆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享改革经验,共推图书馆事业在体制机制创新与服务质量跃升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图书馆

    编辑 | 罗林哈    责编 | 曹婧

     

     

     


    最新导读

    关闭